
大衆。《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士伯 立于 乾祭 ,而問於介衆。” 杜預 注:“介,大也。” 清 錢謙益 《吳中名賢表揚續議》:“右條列 吳 中三賢行事如右,皆徵諸國人,詢於介衆。”
“介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介衆”指大衆、衆多的人群,其中“介”作“大”解(據杜預注《左傳》),強調數量或範圍的廣泛性。
詞源與古籍引用
語義擴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左傳》原文或清代錢謙益著作(來源:、3、5)。
《介衆》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介紹和傳達衆人”。這個詞通常用于表示某個人或團體将某種信息、事物等介紹給大衆或傳達給大衆的行為。
《介衆》這個詞由“人”和“文”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9個,其中“人”部首的筆畫數為2個,而“文”部首的筆畫數為4個。
《介衆》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常見,是由兩個常見的漢字組成而成。其中,“介”的本義是指介紹、引介的意思,“衆”的本義是指廣大的群衆、大衆。兩者的結合就形成了“介衆”,表示将某種信息、事物等介紹給大衆或傳達給大衆。
繁體字中,介衆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介衆”。
古時候的《介衆》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原有的字形表達。
1. 你能夠幫我介衆這個新的産品嗎?
2. 媒體的作用在于介衆信息。
3. 這個活動需要向衆人介衆。
根據《介衆》這個詞的含義,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1. 介紹
2. 傳達
3. 信息
4. 大衆
與《介衆》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傳播
2. 宣傳
3. 推廣
與《介衆》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保密
2. 私密
3. 限制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