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拏子的意思、拏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拏子的解釋

軍器名。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一:“ 鼎澧 羣盜如 鐘相 、 楊麼 ;戰舡有車船、有槳船、有海鰍頭;軍器有拏子、有魚叉、有木老鴉。拏子、魚叉以竹竿為柄,長二三丈,短兵所不能敵。 程昌禹 部曲雖 蔡州 人,亦習用拏子等,遂屢捷。”自注:“其語謂拏為饒。”按,饒,《津逮秘書》本作“鐃”,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拏子”一詞,目前存在以下可能性需要說明:

  1. 詞形存疑
    現代漢語中未收錄“拏子”這一固定詞彙,可能為生僻詞、方言詞或書寫錯誤。需注意是否應為“孥子”(指子女)、“拿子”(方言工具名)等相近詞。

  2. 單字解析

    • 拏(ná):古漢語動詞,本義為“牽引、執持”,如《說文解字》注“拏,牽引也”。引申可表“紛亂”(如“拏雲”)或“牽連”(如“拏戮”)。
    • 子:常見名詞後綴(如“桌子”)或表後代(如“子孫”)。
  3. 推測含義
    若按字面組合,可能指:

    • 被牽引/控制的對象(如工具、附屬物)
    • 方言中特殊稱謂(需具體語境)
    • 古籍中的罕見用法(暫未查到明确出處)

建議:
若該詞出自古籍或方言,請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分析;若為現代新造詞,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判斷其衍生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拏子的意思

拏子(ná zǐ)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彙,通常表示“拿的東西”或“拿的工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拏子的部首為手(扌),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拏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晉代管辂所著的《管子》一書中。在古代,“拏”表示抓取和拿取,“子”表示工具,合起來表示用手拿的工具。

繁體

在繁體中文中,拏子的寫法為「拿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拿子的字形稍有不同,用“手”字的上方加上一個小點,表示手拿着某物。字形演變至今,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用拏子夾起了地上的鋼筆。

2. 她拿着拏子把鼠标放在桌子上。

組詞

拏子是一個較為獨立的詞彙,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取物、持物、握物。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放下、丢棄、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