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切敕 ”。严令。《后汉书·陈忠传》:“便可撰立科条,处为詔文,切勑刺史,严加糺罚。”《晋书·傅咸传》:“前受严詔,视事之日,私心自誓,陨越为报。以货赂流行,所宜深絶,切敕都官,以此为先。”
“切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文献记载及字形分析如下:
核心含义
指严令、严厉的命令,常见于古代官方文书或历史文献中,强调指令的强制性和紧迫性。例如《后汉书·陈忠传》提到通过“切勑刺史”来加强监督。
字形拆分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确认细节。
切勑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拼音为 qiē zhí。
切勑的部首为刀(刂),共有12画。
切勑来自古代汉字,是一个传统词汇。
切勑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为「切勑」。
切勑可能在古时候的汉字中有不同的写法,但这些写法已经不被广泛使用。目前主要使用的写法为现代标准汉字写法。
这里给出一个例句:
他在切勑物品时小心翼翼,以免受伤。
切勑可以和其他汉字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
- 切勑刀:指用于切割的刀具
- 切勑技术:指切割工艺中的技术方法
切勑的近义词包括:
- 割:指用刀具将物体分开
- 斩:指用力猛砍分割物体
切勑的反义词可以是:
- 连接:指将两个物体或部分连接在一起
- 挂:指将物品悬挂在某个地方,不进行分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