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合族的意思、合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合族的解釋

(1).聚集全族的人。《禮記·大傳》:“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繆。” 孔穎達 疏:“合族以食者,言旁治昆弟之時,合會族人以食之,禮又次序族人以昭穆之事。”《孔叢子·獨治》:“先王制禮,雖國君有合族之道,宗人掌其列。”《遼史·營衛志中》:“部落曰部,氏族曰族。 契丹 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處。”

(2).全族,全族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不知我們 潮州 人殺了他合族,還是我們 潮州 人□了他的祖宗,他造了這箇謡言,還要刻起書來,這不要氣死人麼!”

(3).猶聯宗。謂同姓而非一族的人聯合為一族。《晉書·孫旂傳》:“ 旂 子 弼 及弟子 髦 、 輔 、 琰 四人……遂與 孫秀 合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合族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本義:聚合全族之人

指将同宗族的成員聚集在一起,共同參與祭祀或宴飲等活動,體現宗法社會的血緣凝聚力。

例證:

《禮記·大傳》載:“合族以食,序以昭缪。” 此處的“合族”即指聚集族人舉行宴飲,通過禮儀強化宗族秩序。

《清史稿·禮志》亦提及“歲暮合族祭始祖”,強調宗族祭祀的集體性。


二、引申義:同宗或聯宗關系

  1. 同姓宗族的統稱

    指擁有共同祖先的整個宗族群體。

    例證:

    《紅樓夢》第十三回:“合族中雖有許多妯娌,俱不及鳳姐舉止大雅。” 此處“合族”涵蓋賈府同宗親屬。

  2. 異姓聯宗的結合

    古代異姓家族通過聯姻或盟約結為拟制宗族,亦稱“合族”。

    例證:

    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記載異姓結盟現象:“近乃有起自草莽,而合族通譜者。” 反映社會宗法關系的擴展。


現代用法補充

現代漢語中,“合族”一詞使用頻率較低,但仍保留于曆史文獻研究及方言表述,特指基于血緣或拟制血緣的宗族共同體。《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标注為曆史詞,釋義側重“全族聚居或同宗關系”。


參考來源:

  1. 《禮記·大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清史稿·禮志》(中華書局1977年版)
  3. 《紅樓夢》脂評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
  4.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華書局1959年版)
  5.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合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含義,綜合古典文獻和現代用例可作如下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聚集全族之人
    指通過禮儀或活動将整個宗族的成員聚集在一起。這一用法源自古代禮制,例如《禮記·大傳》記載的“合族以食”,即通過宴飲活動凝聚宗族關系。契丹部族制度中也有“分地而居,合族而處”的描述(《遼史·營衛志》)。

  2. 指代整個家族或全族成員
    強調涵蓋整個宗族範圍,如《紅樓夢》第六十八回中王熙鳳提及“合族中人”,即要求整個家族共同見證。清代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也以“合族”代指全族人。

  3. 同姓聯宗
    指不同支系的同姓家族聯合為一族。例如《晉書·孫旂傳》記載孫旂一族與權臣孫秀合族的政治聯宗行為。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及傳統家族語境,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研究宗族制度、古典文學時仍具重要意義。不同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合族平安”側重全族範疇,而“合族而處”則強調聚集行為。


以上解析綜合了《禮記》《晉書》《遼史》等典籍及小說用例,可通過标注來源查看原始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阿難鮑清風鸨行碧流蒼颢朝離樗枥丁身錢豆制品耳括子憤怼蜂合蟻聚佛羅安國扶助後計滑規降水交憤腳後跟祭服荊雞進住泂酌祭司長激揚浚急劇黠林垂翎管淩擾龍虬鸾函淪傾履謙明于治亂品詣撲緣輕迅寝饍诎人入土為安塞内加爾山采神漿詩腸試金石十眉圖雙凫熟顧淑容孫媳婦通達谙練圖謀晩晌濊貊圍裙吳坂烏啼無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