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哺祿的意思、哺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哺祿的解釋

享受俸祿。 清 龔自珍 《海門先啬陳君祠堂碑文》:“玄孫翰林院編修 兆熊 ,餔祿於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哺祿是一個古代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語素分解:

  1. 哺:《說文解字》釋為"哺咀也",本義指咀嚼後喂食的動作,引申為養育供給,《漢書·賈誼傳》"抱哺其子"即用此義。
  2. 祿:《周禮·天官》注"祿,廪食也",特指官府發放的糧食俸給,《孟子·萬章下》"卿祿四大夫"指官員等級對應的經濟待遇。

組合後的"哺祿"在《吏學指南》等宋元官制文獻中,特指官員養育親屬的附加俸祿。明代《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官家哺祿,原為養廉"佐證其作為補充官員生活開支的制度設計。

該詞現代多用于曆史研究領域,《中國古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将其定義為"古代官吏除正俸外,按家庭人口數發放的養育補助"(2004年版P.217)。需注意與"俸祿"的區别在于專項用途的指向性。

網絡擴展解釋

“哺祿”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ǔ lù,其核心含義為享受俸祿,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員或特定身份者接受朝廷或君主給予的薪俸待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哺祿”指通過官職或功績獲得朝廷發放的俸祿,強調對俸祿的享有過程。該詞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例句:清代龔自珍《海門先啬陳君祠堂碑文》中記載:“玄孫翰林院編修兆熊,餔祿於朝。”

  2. 構詞分析

    • “哺”:原意為“喂養”,引申為“接受、受用”;
    • “祿”:指古代官員的俸祿或朝廷給予的待遇。
      二字結合後,強調“受用俸祿”的行為狀态。

二、近義詞與反義詞


三、使用背景

該詞多見于清代文獻,如龔自珍的作品,常與家族功勳或官職世襲相關,體現古代社會對官職與俸祿的重視。


四、補充說明

“哺祿”的異體字寫作“餔祿”,二者含義相同,屬通假字現象。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古文賞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海門先啬陳君祠堂碑文》原文或相關清代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籥百二子白首碑表本幹璧角筆緻避重就輕蟬不知雪常道長庶承闊出律春申浦打甏戴頭而來啿啿疊躍發瞽披聾浮客斧削感恩節甘液共禀宮音貫熟孤悴閨窬過街老鼠賀跋支虎變龍蒸彙刻麾幟蹇舛籍産機要裾巴拉倒練若陵挫靈域民能樸愚牽合傅會鉗馬曲環曲米春撒數瑟韻舍生取義收華疏決鐵葉透心涼吐款外甯武夫烏朕花吸積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