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賞,犒賞。《後漢書·應劭傳》:“簡其精勇,多其牢賞。” 李賢 注:“牢,禀食也。或作‘勞’。勞,功也。”
“牢賞”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文獻和權威解釋綜合分析:
核心含義
“牢賞”通常指犒勞、獎賞,尤其在軍事或重要事務中給予的物資或功績獎勵。例如《後漢書·應劭傳》中記載“簡其精勇,多其牢賞”,即指選拔精銳士兵并給予豐厚犒賞。
詞義解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論功行賞的場景,如軍隊選拔人才後給予獎賞,或官府對有功人員的表彰。
注意區分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賞罰嚴明”的成語,但這一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需謹慎對待。主流觀點仍以《後漢書》等經典文獻的“犒賞”釋義為準。
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詞義,若涉及古籍閱讀,可參考《後漢書》李賢注等權威注釋。
牢賞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牢指堡壘或者囚牢,賞指獎賞或者報酬。因此,牢賞這個詞意指在囚牢或堡壘中所獲得的獎賞或報酬。
拆分部首和筆畫:牢賞的拆分部首分别為牛和貝,其筆畫分别為4畫和7畫。
來源:牢賞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律曆志》中,描述賜予囚犯的賞賜。此外,《三國演義》中也有對牢賞的描述。
繁體:牢賞的繁體字為牢賞。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牢賞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牢的古代寫法包括以牛字形為基礎,上面加上一點代表牛的角;賞的古代寫法則以貝字形為基礎,中間有兩個豎筆代表貨物的交換。這些古代寫法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物品交換和囚犯獎賞的想象。
例句:
組詞:牢固、賞賜、獎賞、牢獄
近義詞:酬勞、報酬、獎勵
反義詞:懲罰、懲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