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飾行儥慝的意思、飾行儥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飾行儥慝的解釋

謂出售表面加以美化的劣質物品。《周禮·地官·胥師》:“察其詐僞,飾行儥慝者而誅罰之。” 鄭玄 注:“飾行儥慝,謂使人行賣惡物於市,巧飾之,令欺誑買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官上》:“ 張衡 《西京賦》説市曰‘鬻良雜苦,蚩眩邊鄙’,則飾行之謂也。飾行與儥慝,相對為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飾行儥慝”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具體如下:


一、主要釋義

  1. 僞裝行為,掩蓋意圖
    根據《史記·平準書》中的記載,該成語指“虛僞的行為”或“表面僞裝以掩蓋真實目的”。

    • 出處:源自“儥慝之行,飾之以文辭也”。
    • 用法:形容人表面正直善良,實則心懷不軌,常見于批評虛僞、僞善的場合。例如:“他看似熱心公益,實為飾行儥慝,謀取私利。”
  2. 美化劣質品進行欺詐
    另一解釋源于《周禮·地官·胥師》,指“将劣質物品加以裝飾後售賣以欺騙買家”。

    • 出處:“察其詐僞,飾行儥慝者而誅罰之”。
    • 用法:多用于商業欺詐場景,如“商家飾行儥慝,以次充好”。

二、發音與結構


三、關聯知識


該成語需結合語境理解:

  1. 若涉及道德評價,取《史記》的“行為僞裝”義;
  2. 若涉及商業或物品,則取《周禮》的“欺詐售劣”義。
    使用時建議标注出處,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飾行儥慝》的意思

《飾行儥慝》(shì xíng lì sāi)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于形容人們為掩蓋或僞裝自己真實的面目而表面行動和言辭。它指的是裝出善良或正直的樣子,而内心卻充滿邪惡或不道德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飾行儥慝》由四個漢字組成:

來源及繁體字

《飾行儥慝》最早出自古代小說《水浒傳》中的一句話:“一世母難逢,同日飾行儥慝”。繁體字的寫法是「飾行儥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行」的本音是gé(基本意義為行走),而不是現在的xíng。同時,「儥」和「慝」在古代漢字中并沒有單獨的寫法,它們是後來根據拼音音義創造出來的新字。

例句

他虛僞地對人們微笑,但他内心裡卻飾行儥慝。

組詞

飾:裝飾、包飾、華飾
行:行走、行為、行動
儥:僞善、僞裝、虛僞
慝:邪惡、殘忍、惡毒

近義詞

僞善、僞裝、虛僞

反義詞

真實、真誠、真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