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哀順變的意思、節哀順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哀順變的解釋

節:節制;變:事變。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節哀順變是漢語中用于勸慰喪親者的傳統用語,其核心含義是克制悲痛、順應變故,體現儒家“哀而不傷”的禮教思想。以下從詞典釋義與文化背景詳細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節哀

    “節”取“節制、克制”之義,《說文解字》釋“節”為“竹約”,引申為約束情感。

    “哀”指喪親之痛,“節哀”即勸人理性控制悲傷,避免過度哀毀傷身。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順變

    “順”意為順應、接受;“變”指變故(尤指親人離世)。

    《禮記·檀弓下》載:“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強調在喪禮中需順應天道人事之變。

    來源:《禮記·檀弓》(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節哀順變:抑制哀傷,順應變故。多用于吊唁時勸慰逝者親屬。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2.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原為儒家喪禮準則,後泛用于勸人面對親友離世時保持理性,順應自然規律。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


三、文化内涵與用法


四、經典文獻例證

《禮記·檀弓下》:

“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注:鄭玄釋“始之者”為父母,強調以節制哀思回報親恩。

來源: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字形演變參考(增強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節哀順變”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常用于勸慰失去親人的生者,其含義和使用方式可通過以下五個方面詳細闡釋:

  1. 字詞解析

    • 節:意為節制、調節,并非壓抑情感,而是避免過度悲傷損傷身心。
    • 哀:指哀傷悲痛的情緒,是面對變故時的自然反應。
    • 順:強調順應現實,接納生命無常的規律。
    • 變:代指突發的變故,如親人離世等重大生活轉折。
      合起來意為“調節哀傷,順應變故”。
  2. 文化淵源
    該成語最早出自《禮記·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古人認為過度悲痛會摧毀生者,因此主張以禮儀節制哀思,同時順應生死規律。

  3.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吊唁場合,表達對逝者家屬的關懷,如:“請節哀順變,保重身體。”。現代也引申用于勸慰遭遇其他重大挫折的人,但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4. 常見誤區

    • 勿誤寫為“節哀順便”,“順變”強調接受變故,而非“順帶”之意。
    • 避免空洞使用,需配合具體關懷行動(如陪伴、協助事務等)。
  5. 深層意義
    蘊含中國傳統文化中“哀而不傷”的中庸思想,既承認情感宣洩的合理性,又強調心理調節與生活重建的平衡。

示例用法:
“得知伯母離世,我們深感痛心。望您節哀順變,若有需要幫忙之處請隨時告知。”(此語境下,成語後接具體支持承諾更顯真誠)

别人正在浏覽...

班師得勝徧聞璧帛鼈爪不教而誅不尋俗孱孱超影垂則處交春苔出死賜谥村婆飛禽走獸費用擀面杖回跸火性子呼吸道夾辂踐蹑節損徑曆禁穴拘教苛缛昆侖墟爛紙撩零巒岚攣屈倫拟門印漚菅畔岸貧屋瑲瑲侵殘青豆房缺襟袍篩濾傷世繕甲生糞適味甩賣素概隨行就市台榭徒何土坷垃王叟轅車旺跳完事大吉完姻圍遶五花無千待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