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麗清新的辭句。 前蜀 韋莊 《乞追賜李賀皇甫松等進士及第奏》:“俱無顯遇,皆有奇才,麗句清詞,徧在時人之口。”亦作“ 麗句清辭 ”。 清 癡昙 《<軒亭冤>序》:“麗句清辭,畢竟新聲獨創。”
“麗句清詞”(也作“清詞麗句”或“麗句清辭”)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形容文辭的優美與清新。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宋書》《杜甫詩集》等來源。
“麗句清詞”是一個常用的成語,表示文章或文字簡練優美,用詞精準清晰。它的意思是指文辭華麗,句子流暢,詞語明亮。
“麗句清詞”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麗和句,清和詞。其中,“麗”字的部首是一丶,總共有7個筆畫;“句”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5個筆畫;“清”字的部首是水,總共有8個筆畫;“詞”字的部首是讠,總共有7個筆畫。
“麗句清詞”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告子下》一書中。孟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養文辭的重要性。他認為用麗句清詞的文字能夠達到清晰表達思想的目的。
“麗句清詞”的繁體字是“麗句清詞”。在繁體字中,字形更加複雜,筆畫數量較多,但意義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對于“麗句清詞”,麗字的古代寫法可能是“麗”,清字的古代寫法可能是“靑”,詞字的古代寫法可能是“詞”。
1. 他的文筆麗句清詞,讓人愛不釋手。
2. 這篇文章寫得麗句清詞,讀起來非常舒服。
1. 麗句佳話
2. 清詞卓越
3. 句清詞麗
4. 詞句工整
1. 辭藻華美
2. 字句清麗
3. 辭章滿紙
4. 句讀準确
1. 平淡無奇
2. 言簡意赅
3. 詞不達意
4. 句多字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