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隅的意思、廉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隅的解釋

(1).棱角。《周禮·考工記·輪人》“欲其幬之廉也” 漢 鄭玄 注:“幬,幔轂之革也。革急則裹木廉隅見。” 宋 蘇轼 《章錢二君見和複次韻答之》:“醉裡冰髭失纓絡,夢回布被起廉隅。”

(2).比喻端方不苟的行為、品性。《禮記·儒行》:“近文章,砥厲廉隅。”《漢書·揚雄傳上》:“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 宋 蘇洵 《禦将》:“況為将者又不可責以廉隅細謹,顧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傳》:“今廉隅不立,賄賂盛行,先朝猶暮夜之私,而今則白日之攫。”

(3).指朝堂。 宋 王安石 《上蔣侍郎書》:“倐然朝廷走一封之傳,升執事於嚴近,與諸公對掌機政,召和氣於天下,則必廉隅之上,體貌之殊絶,廊廟之間,貴賤之不接,某於是時願拜風采,則無因而至前矣。”

(4).古算術開方法的術語。邊為廉,角為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廉隅"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本義:棱角與方正

    指物體(如器皿、建築構件)的棱角或邊角,引申為方正、有棱角的形态特征。該義項源于古代建築與器物制作中對規整幾何形态的重視,如《周禮·考工記》中"廉隅"即形容器物棱角分明。這一物理屬性後被賦予道德象征意義。

  2. 核心引申義:品德端方與節操高潔

    作為儒家倫理的重要概念,"廉隅"喻指人品行端正、堅守節操、不苟且逢迎的品格。如《禮記·儒行》強調"砥砺廉隅",指通過自我修養使品行如器物棱角般分明剛直。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亦以"廉隅"形容士人應有的氣節與操守。該用法常見于曆代典籍,如蘇轼《章質夫送酒六壺》中"廉隅"即指高潔品格。

典源與權威參考

近義辨析

與"方正""剛直"側重行為表現不同,"廉隅"更強調内在道德棱角的不可折損性,如《漢書·揚雄傳》"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即批判喪失節操之舉。

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多用于書面語及學術讨論,常見于曆史文化研究、古代文學賞析、廉政建設相關論述(如"砥砺廉隅"作為廉潔文化典故),體現對傳統道德觀的傳承。

(注:因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社紙質文獻為準;詞典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工具書實體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廉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角度解析,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棱角
    原指物體的棱角,如《周禮·考工記》中提到“革急則裹木廉隅見”,即皮革緊繃時棱角顯露。此義也見于蘇轼詩句“夢回布被起廉隅”,以布被的棱角比喻方正之态。

  2. 比喻義:端方不苟的品行
    引申為形容人品行正直、有原則,不隨波逐流。如《禮記·儒行》中強調“砥厲廉隅”,即通過磨砺培養方正品格。明代王廷相批評官場時提到“廉隅不立,賄賂盛行”,反襯廉隅的道德意義。

二、其他釋義

  1. 指代朝堂
    古代文獻中,“廉隅”可象征朝廷或官署,如王安石《上蔣侍郎書》中用“廉隅之上”指代朝廷高位。

  2. 古算術術語
    在數學領域,“廉”指邊,“隅”指角,是古代開方運算中的術語。

三、用法示例

四、總結

“廉隅”核心意義圍繞“方正”展開,既指物理棱角,更重道德象征。其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現代多用于強調品行修養。

别人正在浏覽...

編管并疆兼巷避易參計饞扠巢穴車燈呈樣吃勞保崇文呆呆掙掙帶徒弟镫火等身彫蟲小技東亞斷截截遁世長往多麽風雅紛回分叙服體閣僚跟衣宮極刮舌漢統何讵鴻鴈皇心攪纏焦鬲僥幸駕牌金粉南朝巨憝铠襖溜彎厲心名垂千秋默祝南面百城念孜孜耦居拍鞑披襖子輕工業窮乏犬雞鵲戶熱鬧蛇蟠蚓結橓華髓海酥油茶恸怛物各有主相玺小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