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霄路的意思、霄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霄路的解釋

(1).指高山上的小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抗北頂以葺館,瞰南峯以啟軒”自注:“南悉連嶺疊鄣,青翠相接,雲煙霄路,殆無倪際。”

(2).雲中之路,上天之路。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兖州世隆上舊宮表》:“故能屬輦道於天階,命帝闕於霄路。”《雲笈七籤》卷九九:“吉光騰紫氣,霄路逸丹天。” 清 馮桂芬 《題蔡庶常殿齊悼亡詩後》詩:“一朝舜華謝,柘飯春幽幽,飇車逝霄路,簾暗珊瑚鉤。”

(3).青雲之路。喻仕宦之途。 宋 範仲淹 《祭葉翰林文》:“闊視霄路,直步雲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霄路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與基本釋義

  1. 單字解析

    • 霄:本義指接近地面的雲氣,後引申為高空、天際。《說文解字》釋為“雨霓為霄”,段玉裁注:“霄即今之霰,積雪未融之細粒也”。
    • 路:本義為道路,《爾雅·釋宮》稱“路,途也”,泛指通行途徑。

      二者組合後,“霄路”字面意為“雲際之路”或“高空之徑”。

  2. 本義

    指通向天空的道路,常見于古詩文比喻登天之路。如《文選·鮑照〈舞鶴賦〉》有“指霄路于崇關”之句,描述鶴飛向雲霄的路徑。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仕途隱喻

    古代文獻中,“霄路”多象征高位仕途或顯達之境。如《宋書·謝靈運傳》載“居陪霄路”,暗指身居朝廷要職。

  2. 修道意象

    道家典籍中,“霄路”喻指飛升仙界的通道。葛洪《抱樸子·明本》雲:“淩霄路邈,不可得而階”,形容仙道之渺遠。

  3. 志向象征

    唐宋詩詞常以“霄路”寄寓遠大抱負。柳宗元《送崔群序》中“奮于霄路”,即勉勵對方追求崇高理想。

三、現代用法與語義變遷

當代漢語中,“霄路”已罕用于日常,但仍保留在典故引用與文學創作中,側重表達“難以企及的目标”或“超凡境界”。例如:

“他的志向如步霄路,常人莫及。”


權威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2. 蕭統《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沈約《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葛洪《抱樸子》(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
  5. 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霄路”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解釋及來源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歸納如下:

1.字面含義:高山上的小路

指位于高聳山嶺間的狹窄路徑。例如南朝宋謝靈運在《山居賦》自注中提到“雲煙霄路,殆無倪際”,形容山間雲霧缭繞的小路(、)。


2.引申為“雲中之路”或“通天之路”

帶有神話色彩,形容通往天際或仙境的路徑。如南朝梁沉約的《為柳兖州世隆上舊宮表》中“命帝闕於霄路”,以及清代馮桂芬的詩句“飇車逝霄路”,均以“霄路”喻指雲中漫漫長途(、)。


3.比喻仕途或人生前途

作為象征義,指代高遠的仕宦之路或人生目标。宋代範仲淹在《祭葉翰林文》中寫道“闊視霄路,直步雲庭”,即以“霄路”表達對友人仕途通達的贊頌()。現代語境中也可用于形容學業、事業的光明前景()。


“霄路”既有具象的地理描述,也有抽象的象征意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出處多見于古代詩文,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文學或修辭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抱忿比馴不儲價步趨騁光車圍從兵笃患恩牛怨李厄災風壤附設服聽跟跖光趺蝦蟆藍揮戈返日昏濁活捉甲杖潔身自好金螭經童抗刭礦業老橛話兒麻痹大意毛員鼓蒙沖免懷之歲酩酊大醉鳴鑼開道密筵默存牧犢子囊括釀熱物被褐破夏滊鑪清職如虎添翼甚泰仕女班頭石煙四廂樂歌蘇合讨野火體側楟柰體制透穎錐橐筆完補晩霁隈壖小雞子孝祀下梢頭釁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