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行同狗彘的意思、行同狗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行同狗彘的解釋

舊時指人無恥,行為和豬狗一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行同狗彘”是一個貶義成語,用于形容人的行為卑劣無恥,如同豬狗一般。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人的行為與狗和豬(彘即豬)相似,比喻道德敗壞、品行低劣至極。古人認為豬狗是低賤動物,因此用其類比極端惡劣的人性。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漢代賈誼的《治安策》:“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原指戰國時期豫讓背叛君主、侍奉仇敵的行為如同豬狗。後世将“行若狗彘”演變為“行同狗彘”,含義相同。

  3. 用法與語法

    • 詞性:作謂語、定語,多用于書面語。
    • 發音:注意“行”讀作xíng(意為行為),而非其他讀音。
    • 適用場景:批判背信棄義、道德淪喪的行為,如“貪官污吏行同狗彘,百姓唾棄”。
  4. 近義詞與變體
    包括“人面獸心”“行同狗豨(xī)”等,其中“行同狗豨”更強調行為卑鄙到極點。

  5. 例句參考
    “他表面仁義,實則行同狗彘,為利益不惜出賣親友。”——突顯虛僞與卑劣的對比。

此成語以動物類比人性,含強烈批判色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用于非正式場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行同狗彘

《行同狗彘》是一個成語,意為行為不端,無法與人相提并論。這個成語由“行同”和“狗彘”兩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行同狗彘》的拆分部首是“行”和“犬”,其中“行”的拼音是xíng,總筆畫數為6;“犬”的拼音是quǎn,總筆畫數為4。

來源

《行同狗彘》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子路》篇:“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行以義,小人行以利。雖有所欲,行必合于義。”意思是小人隻看重名利,隻追求個人利益,而不顧及道義。就像狗彘一樣,隻追隨本能,沒有道德觀念。

繁體

《行同狗彘》的繁體字為 “行同狗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行同狗彘》中的“行”字寫作“行”。

例句

1. 他背叛了朋友的信任,真是行同狗彘。

2.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擇手段,行徑簡直像行同狗彘一樣。

組詞

1. 同狗彘:意思是行為不端的人,沒有道德觀念的人。

2. 行為:表示人的舉止和所做的動作。

近義詞

1. 野蠻無理

2. 無底線

反義詞

1. 道德高尚

2. 有原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