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罷的意思、乾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罷的解釋

甘休;白白了事。 元 關漢卿 《窦娥冤》第二折:“好也囉!你把我老子藥死了,更待乾罷!”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若違了半個時辰,上山來決無乾罷。”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一折:“沒這般事,萬事罷論;若有這等勾當, 韓二 也,我不道的和你兩個乾罷了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乾罷”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通常寫作“幹罷”,是由“幹”與“罷”組成的複合動詞,其含義具有曆史語境特征。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幹罷”主要有兩層語義:

  1. 主動終止行為

    指主動停止正在進行的事務或争鬥,常見于古典白話作品。例如《水浒傳》第六十七回:“你若要我幹罷,隻教宋江束手來降,免他死罪。”

  2. 不甘休的否定用法

    多用于反問句式“豈肯幹罷”,表示對結果的不甘或不願罷休。如《金瓶梅詞話》第九回:“西門慶見輸了武松,怎肯幹休?”

該詞屬于近代漢語詞彙,現代口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保留在文學作品中體現語言的時代特色。其結構中的“幹”取“從事、進行”義,“罷”表終止動作,組合後形成矛盾語義的修辭效果。據《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記載,部分方言區仍保留類似表達,但使用範圍有限。

網絡擴展解釋

“乾罷”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常見于元曲等文學作品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乾罷”意為甘休、罷休、不再計較,通常用于表達對某件事的不滿或拒絕輕易了結的态度。它帶有一種“不了了之”或“不願善罷甘休”的語感。


用法與例句

  1. 表達不甘心結束
    如元雜劇《窦娥冤》第二折:“你把我老子藥死了,更待乾罷!”(你害死我父親,豈能就此罷休!)
    → 強調對事件的憤怒和追究到底的決心。

  2. 威脅或警告語氣
    如《李逵負荊》第一折:“若違了半個時辰,上山來決無乾罷!”(若超時未歸,上山後絕不輕饒!)
    → 表示若不按約定行事,後果嚴重。

  3. 條件性讓步
    如《兒女團圓》第一折:“沒這般事,萬事罷論;若有這等勾當……我不道的和你兩個乾罷了哩!”(若無事便作罷,若真有事,絕不放過你!)
    → 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追究。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元曲選》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喙如一罷免谄交纏頭錦垂手而得詞說叢林粹雅貸赀蕩折東觀之殃東西易面斷簡發背發展中國家飛刍覆谛黼畫杠子高庫憨害和娶烜奕火箭雉尾炬藉資靜室金輝金桃誇談苦口師勞心離被謾蔽蒙雜謀生秾郁女丁婦壬盤杠子前鋒營欠事碁畫企足鵲相儒服喪亡三後邵伯使乖手字水樂厮诨私議鐵鞭脫枷微淺烓竈伍濃下巴黠狐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