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喪亡的意思、喪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喪亡的解釋

[death] 死亡;滅亡

喪亡甚衆

詳細解釋

死亡;滅亡。《晏子春秋·問下四》:“是以進不喪亡,退不危身,此正士之行也。”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劉氏 喪亡,撫養孤弱。”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商紂 不君,天不佑之而緻於喪亡也。” 毛6*6*《為動員一切力量争取抗戰勝利而鬥争》:“因循坐誤,責有攸歸;全國喪亡,嗟悔無及。”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喪亡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喪亡(sàng wá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死亡、滅亡,尤其強調生命的逝去或事物的消亡,常帶有莊重、嚴肅或悲痛的色彩。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指人的死亡

    表示生命體的逝去,多用于正式語境或書面語,強調“喪失生命”的結果。

    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喪亡:死亡;滅亡。”

    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喪亡無日矣。”

  2. 指國家、組織的覆滅

    引申為政權、團體或事物的徹底消亡,含“衰敗滅亡”之意。

    例:《漢語大詞典》:“喪亡:滅亡;覆滅。”

    例:《後漢書·窦融傳》:“漢承堯運,曆數延長。今皇帝姓號見于圖書……自前世博物道術之士,皆以為喪亡之期。”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典型用例
喪亡 強調“喪失”的莊重性與後果 “将士喪亡殆盡”
死亡 中性表述,泛指生命終結 “因疾病死亡”
滅亡 多用于群體、政權或文明 “王朝滅亡”

四、文化語境中的使用

  1. 曆史文獻:

    常見于記載戰争、災禍的文本,如《資治通鑒》:“是歲大疫,軍民喪亡者十之六七。”

  2. 現代用法:

    多用于正式報告或文學作品,如“事故緻多人喪亡”(《人民日報》2020年報道用語)。


五、權威參考文獻

  1. 詞典類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2. 古籍例證
    • 許慎.《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 司馬光.《資治通鑒》. 中華書局, 1956年點校本.
  3. 現代研究
    • 王力.《漢語史稿》. 中華書局, 1980.(論及“喪”“亡”語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

"喪亡"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àng wáng,由"喪"(失去)和"亡"(死亡)兩個單字組成。其核心含義指人或事物的消亡或毀滅,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一、基本解釋

  1. 本義:指人的死亡或國家的滅亡。如《三國演義》第十四回"中道喪亡"描述中途逝世,漢典引《書經》"大降喪于殷"指商朝覆滅。
  2. 引申義:可形容計劃失敗或體系崩潰,如現代造句"隋室喪亡"描述政權瓦解。

二、使用場景

三、文學表現
該詞帶有莊重肅穆色彩,常見于古典文學及嚴肅文體。查字典特别指出其適用于"災難或重大損失"的描寫,如現代造句"自招喪亡"警示道德淪喪的後果。

建議延伸:
若需了解該詞在古代典籍中的更多用例,可查閱《晏子春秋》中"進不喪亡"的治國論述,或現代文獻《為動員一切力量争取抗戰勝利而鬥争》的政治語境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澳甲飙揚别屯嘲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充牣春濑單據荅沓靛青頟颡豐整绋冕扶頭卯酒趕鴨子上架赓韻供銷社國之幹城漢田郎滑珠呼盧喝雉昏迷不省将軍府街頭籍賦祭土譏正拘拘圹壠麗錦理文陸大夫瞞心茅柴酒眉間袅袅娉娉徘徊花朋執乾巴遷譌千金子前筯愀然清飇秋眸泣珠如是賽過贍部洲燒燌稍禮盛門受币撻末讨氣條書鐵路職工嵬崔誣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