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苦口師的意思、苦口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苦口師的解釋

指茶。 宋 陶穀 《清異錄·茗荈》:“ 皮光業 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請嘗新柑……纔至,未顧尊罍而呼茶甚急,徑進一巨甌,題詩曰:‘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衆噱曰:‘此師固清高,而難以療飢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苦口師”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本義:茶的别稱

  1. 來源典故
    該詞最早出自宋代陶穀《清異錄·茗荈》。晚唐詩人皮日休之子皮光業,在受邀品嘗新柑時,未食柑橘先急飲茶,并作詩:“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以“苦口師”代指茶。衆人笑稱此物雖清高,卻難解饑餓。

  2. 命名邏輯
    茶的苦味被拟人化為“師”,暗含茶如良師般需細品其苦,方得回甘的哲理。


二、引申義:嚴厲的教導者

  1. 比喻用法
    現代語境中,“苦口師”可形容言辭尖銳但心懷善意的教導者,強調“苦口”指辛辣勸誡,“師”則突顯教育者的角色。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師長、前輩以嚴厲方式引導他人,如:“他雖批評嚴厲,實為苦口師,句句皆為學生着想”。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苦口師》的意思

《苦口師》是指那些嚴厲、直率地批評和教導他人的人,他們用辛辣的言辭來教誨和矯正他人的過錯,目的是幫助他人成長。這個詞源于一個古老的成語,意味着“用苦口婉言給人指點迷津,引導他人成長和改進。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苦口師》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苦”和“口”。其中,“苦”的部首是“艹”,筆畫數為8;“口”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3。

來源

《苦口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被用來形容那些對他人訓誡和教育的人。它被廣泛運用于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中,成為一個常用表達。

繁體字

《苦口師》的繁體字為“苦口師”,部首和筆畫數與簡化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苦口師》來說,它在古時候的寫法相對簡單,基本上和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

1. 他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苦口師,他的批評總是讓我進步。

2. 她毫不客氣地成為苦口師,指出了我在演講中的缺點。

3. 作為一個合格的苦口師,他總是用坦率的話來指導他人的行為。

組詞

苦口病藥、苦口良藥、苦口忠言、苦口谏言、苦口嚴聲

近義詞

刻薄的導師、尖刻的批評家、鞭策者、苛刻的輔導員

反義詞

溫柔的輔導員、溫和的指導者、寬容的教育者、友善的導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