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觀之殃的意思、東觀之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觀之殃的解釋

《孔子家語·始誅》:“ 孔子 為 魯 司寇,攝行相事……七日而誅亂政大夫 少正卯 ,戮之於兩觀之下。”兩觀, 漢 劉向 《說苑·指武》作“東觀”。後因以“東觀之殃”謂殺身之禍。 漢 桓寬 《鹽鐵論·頌賢》:“未覩功業所至而見 東觀 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壽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東觀之殃”是一個曆史典故類成語,其含義與出處如下:

基本解釋

東觀之殃(拼音:dōng guān zhī yāng)指殺身之禍,源于孔子在魯國任司寇時誅殺少正卯的事件。典故最早見于《孔子家語·始誅》,後因漢代劉向《說苑·指武》中稱處決地為“東觀”而得名。

典故背景

  1. 曆史事件:孔子任魯國司寇期間,以“亂政”罪名誅殺大夫少正卯,處決地點為“兩觀”(宮門兩側的望樓),漢代文獻将其記為“東觀”。
  2. 文獻記載:漢代桓寬《鹽鐵論·訟賢》用此典故警示“未睹功業所至,而見東觀之殃”,強調因政治鬥争或行為失當招緻災禍。

常見誤解

部分來源(如、4)将“東觀”誤解為“觀察角度不周”,實為對字面的誤讀。該成語核心含義始終圍繞“殺身之禍”,與曆史事件直接相關。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議論中,警示因言行、決策失誤而面臨嚴重危機,例如:

擴展參考

若需更完整的文獻出處或例句,可查閱《孔子家語》《說苑》《鹽鐵論》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觀之殃》詞義:

《東觀之殃》是一個成語,表示東宮看門者的不幸之災。它用來指責那些在權力中心擔任低級職位,卻在關鍵時刻受到牽連而遭受重罰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東觀之殃》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目、屍、殳”,總共有18畫。

來源:

《東觀之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皇宮中。東觀指的是東宮,是唐朝皇帝的宮殿大門。東宮是皇帝的兒子居住的地方,擔任看門者的人,一般都是低級官員。這個成語源自于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宮詞》:“清江一曲抱村流,長 nightshift 起東觀,餘亦故人來,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繁體:

《東觀之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成語《東觀之殃》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意義相同。

例句:

他本來隻是擔任東宮的看門者,但卻因為皇帝的兒子犯事而遭受到東觀之殃。

組詞:

東觀之側、東宮、宮殿、看門、低級職位、權力中心。

近義詞:

東觀之禍、宮門之厄、守門不幸。

反義詞:

東觀之幸、平安無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