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竹的意思、剖竹的詳細解釋
剖竹的解釋
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為信。剖分為二,一給本人,一留朝廷,相當于後來的委任狀。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甯墅》詩:“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 宋 司馬光 《謝提舉崇福宮表》:“剖竹 雍都 ,蔑聞于治教。”參見“ 剖符 ”。
詞語分解
- 剖的解釋 剖 ō 破開:剖開。解剖。剖面。剖腹。 分析,分辯:剖白。剖解。剖析。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竹的解釋 竹 ú 常綠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筍,莖有很多節,中間是空的,質地堅硬,種類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築材料:竹子。竹葉。竹筍。竹編(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竹刻。 指竹制管樂器:金石絲竹。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
專業解析
剖竹是古代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 剖
本義為用刀破開物體。《說文解字》釋:“剖,判也。從刀,咅聲。” 引申為分割、分析之意。
- 竹
指竹子,古代書寫載體。因秦漢時期以竹簡為官符信物,故衍生出“符節”“官印”的象征意義。《說文解字》載:“竹,冬生草也。象形。”
二、本義與制度内涵
剖竹特指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或任命郡守的儀式,以剖分竹符為信物,象征授予地方治理權。其制度淵源如下:
- 符節制度:戰國至漢代,竹制符節一分為二,右半由中央留存,左半授予官員,合符為憑。《後漢書·劉盆子傳》載“剖符封拜”,即此制體現。
- 郡守任命:漢代郡守赴任時需持“竹使符”,《漢書·文帝紀》注:“與郡守為符者,謂竹使符也。” 故“剖竹”成為出任地方長官的代稱,如謝靈運詩:“剖竹守滄海”(《述祖德詩》)。
三、文學引申義
在詩文中,“剖竹”被賦予兩層文化意象:
- 象征職權授予
如李白《贈從孫義興宰銘》:“剖竹向名都,彈冠鄰吏部。” 以“剖竹”喻指赴任縣令。
- 寄托政治理想
柳宗元《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中“剖竹已東行”,暗含對官員履職的期許。
參考文獻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 範晔《後漢書·劉盆子傳》
- 班固《漢書·文帝紀》顔師古注
- 李白《贈從孫義興宰銘》,《全唐詩》卷170
- 柳宗元《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柳河東集》卷42
(注:因古籍原文鍊接需定向至權威數據庫,此處僅标注文獻來源;線上文本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等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剖竹”是古代中國用于授官封爵的一種憑證制度,其含義和背景可總結如下:
基本解釋
- 核心定義:古代任命官員或封爵時,将竹符剖分為二,一半交給受任者,另一半留在朝廷,作為身份憑證,類似于後世的委任狀。
- 形式與用途:竹符是竹子制成的信物,剖分後雙方各持一半,用于驗證身份或職權合法性。
曆史背景與例證
- 使用時期:該制度多見于漢至南北朝時期。例如,南朝謝靈運在《過始甯墅》中寫道“剖竹守滄海”,描述自己被任命為太守的情景。
- 相關術語:與“剖符”含義相近,後者是更廣義的符信制度(如虎符、銅符等),而“剖竹”特指竹制符信。
補充說明
- 材質象征:竹符可能因材質易得、便于刻寫而被選用,但具體形制未見詳細記載。
- 文學引用:後世文人常用“剖竹”代指官員赴任,如宋代司馬光在謝表中提及“剖竹雍都”以表任職經曆。
“剖竹”是古代職官制度中重要的信物形式,體現了早期行政管理的契約精神。其名稱和用法在曆史文獻中多與官員任命場景關聯,并成為詩文中的經典意象。
别人正在浏覽...
比畫冰冸策應陳疴椿萱大家風範擋死牌當匈德藝玓瓅二話不說耳食訃報蓋冒鹳鹄歸餘厚養嘩傳火塗道鑒湖俠鹪枝積置隽永絶群拔類窾曲梁王城另外利錢麥粉昧禮孟郊那羅陀男巫驽駒跑馬樓剽襲勤德清淳輕動情懷企踵祛疑髯主簿繞梁散關煞費心機死比死而複生私全四學肅倡骕骦碳酸鈉套取田時鲦鰤提奬纨袴膏粱小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