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企踵的意思、企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企踵的解釋

踮起腳跟。多形容急切仰望之狀。《漢書·蕭望之傳》:“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争願自効,以輔高明。”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然而嘍嘍守於局隘,聰不經 曠 ,明不徹 離 ,而欲企踵以包三光,鼓腹以奮雷靈,不亦蔽乎!” 宋 司馬光 《請建儲副或進用宗室第二狀》:“今天下之人,企踵而立,扶耳而聽,以須明詔之下,然後人人自安,又何待而密哉!” 清 顧炎武 《漢三君詩·高祖》:“三章布國門,企踵鹹樂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企踵”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動作描述
    原指“踮起腳跟”,如《漢書·蕭望之傳》中“延頸企踵”即描繪人們伸長脖子、踮腳張望的急切模樣。
  2. 情感表達
    引申為對目标、理想或結果的迫切追求,如司馬光所述“企踵而立,扶耳而聽”,體現衆人急切等待的心态。

三、使用場景


四、例句與出處

  1. 古籍例句
    《抱樸子·明本》:“欲企踵以包三光”(踮腳想包容日月星辰,比喻不自量力)。
  2. 曆史語境
    漢高祖劉邦“三章布國門,企踵鹹樂從”,展現百姓對其政策的擁護與期待。

五、相關成語

“企踵”既是對動作的寫實描繪,也承載了深厚的情感表達,適用于描述個人或群體對目标的強烈渴望。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書》《抱樸子》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企踵》詞義解析

《企踵》是一個具有豐富意義的漢字詞語,它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着急或緊張的狀态。

部首和筆畫

《企踵》這個詞的部首是「足」,部首的意思是漢字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左邊是「止」字旁,意思是腳、行走。

《企踵》一共有16個筆畫,筆畫數指的是書寫這個字需要幾筆來完成。

來源和繁體

《企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語詩詞中。它出自《李白集·古從軍行》一首,其中有句「踏踏青青人未老,月月涼涼夜将半」,這句詩描寫了青年人因為急切地想過好人生而突然間步履匆匆。

在繁體字中,「企」是「企」的繁體形式,「踵」同樣是「踵」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企踵》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為「歧足足幾」。

例句

1. 他急于想要證明自己,每天都在為升職加薪而拼命工作,如坐針氈,真是企踵之間。
2. 考試前的幾天,她整夜翻閱教材,備考過程中感覺非常企踵,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知識點。
3. 演出即将開始,舞者們都在舞台後緊張地練習動作,臉上都帶着企踵的表情。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企盼、踵事;近義詞:焦急、憂慮;反義詞:泰然、從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