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勤德的意思、勤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勤德的解釋

謂勤于修德。《孔叢子·對魏王》:“上下勤德而無私,德無不化,俗無不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勤德是漢語中由"勤"與"德"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一、字源學解析 "勤"字從力、堇聲,《說文解字》釋為"勞也",本義指不避辛勞的勞作狀态,《尚書·周官》記載"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即體現此義。"德"字甲骨文象形為目視懸錘以正心思,金文增"心"符,《廣雅》訓為"得也",指通過修養獲得的内在品質,如《周易·系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示。

二、語義融合 二字組合始見于《尚書·大禹谟》"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雖未直用"勤德"但已體現勤勉修德的思想。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明确闡釋:"勤者,德之基也",強調勤勉是培育德行的根本。明代呂坤《呻吟語》則提出"勤德三要":持志不懈謂之勤,正心不怠謂之德,二者相資為用。

三、現代釋義 綜合《漢語大詞典》與《古代漢語詞典》釋義,勤德特指通過持續不懈的實踐操行來完善道德修養的行為範式,包含勤以修身、行以載德的雙重維度,是儒家"知行合一"理念的具體實踐方式。

主要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
  2. 孔穎達《尚書正義》
  3.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4. 呂坤《呻吟語》
  5.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勤德”是一個漢語詞彙,結合“勤”與“德”二字的内涵,具有豐富的文化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勤德”指勤于修德,即通過不斷努力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這一概念強調既要保持勤奮的态度,又要注重品德的完善。


2.經典出處

最早見于古籍《孔叢子·對魏王》:“上下勤德而無私,德無不化,俗無不移”。此句意為:若人人勤勉修德且無私心,道德便能教化萬物,社會風氣也會隨之改變。


3.分字解析


4.整體内涵

“勤德”将“勤奮”與“品德”結合,既要求行動上的積極努力,又強調内在道德的提升。例如:


5.應用場景


附:名字寓意

“勤德”作為人名時,寓意重實幹、有道德追求,象征通過努力實現品德與事業的雙重成就。

如需進一步查閱經典原文或詳細用例,可參考《孔叢子》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班駁半癡不颠綁紮北郭鞭靮碧瓯畢弋草菅晨昏春月誕漫點紙畫字喋喋不休端爽鄂舟廢址風書府廨敢莫櫜甲滑澾解夏草局操據梁钜屏糠籺料球立等另外隸仆立絨率語密簡摸不着歐刀蟠夔紋被甲載兵平服趫騰齊均青丘子三頭不辨兩繩先啟後聲銷迹滅升陟設心處慮逝川石箧私便食母俗醫遡源窮流恬寂蹄髈蚊首無頭無尾顯親銷蕩宵匪小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