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沉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自頃世故睽離,心事淪蕰。”蕰,一本作“ 藴 ”。
“淪蕰”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根據不同來源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兩個解釋的差異可能與字形、發音或語境相關。若用于描述物理沉積物,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若用于形容人的境遇,則參考第二種。由于該詞較生僻,使用時可結合上下文或進一步查證權威詞典。
《淪蕰》這個詞可以解釋為混亂或衰敗的狀态。它多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優勢或本質,陷入逆境或迷失。
《淪蕰》的兩個字分别由「水(氵)」和「芸(艹)」作為部首組成。
「淪」字的筆畫順序為:橫(一)、點(一)、捺(一)、橫(一)、豎鈎(一)。
「蕰」字的筆畫順序為:橫(一)、捺(一)、豎(一)、撇(一)、豎鈎(一)、橫(一)。
《淪蕰》一詞出自明代于謙的《西華山旅次臨波亭贈《淪蕰詩葬孤處女》》一詩,用于形容失去本質和優勢的境地。
在繁體字中,「淪」字寫作「淪」,「蕰」字寫作「糰」。
在古代,「淪」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古時候漢字中的「淪」字像兩個水寶寶并肩站立在一起,形狀像被水淹沒的樣子。
「蕰」字的古代寫法和現代略有區别,古代的「蕰」字是由許多花連在一起的形狀,類似一個花串。
1. 這個國家的經濟陷入淪蕰狀态,人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
2. 他的藝術水平一度達到巅峰,可惜最後淪蕰了。
3. 這本小說描述了一個英雄從榮耀到淪蕰的過程。
1. 淪落:指境遇逆轉,處境困苦。
2. 蕰藻:指花草茂盛的景象,也可用來比喻文學藝術發展興盛。
3. 淪喪:指道德淪喪,失去正常行為規範。
4. 蕰藏:指隱匿、隱藏。
5. 淪陷:指被攻陷或失去控制。
1. 混亂
2. 衰敗
3. 崩潰
4. 失敗
5. 低谷
1. 輝煌
2. 興盛
3. 繁榮
4. 蒸蒸日上
5. 先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