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辟署的意思、辟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辟署的解釋

征聘委任。 唐 陸贽 《請許台省長官舉薦屬吏狀》:“前代有鄉裡舉選之法,長吏辟署之制,所以明歷試,廣旁求,敦行能,息馳騖也。” 宋 蘇舜欽 《谘目七》:“仍辟署一二有才識曉邊事者,使往來經畫于 河北 、 陝西 ,庶知幾變,隨時制宜。”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按自隋時,海内一命之官,竝出於朝廷,州郡無復有辟署之事。”參見“ 辟除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辟署”是古代中國官僚制度中的術語,其核心含義為“征聘委任”,即由官員或地方長官直接選拔、任命屬吏的機制。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曆史背景與用法

  1. 起源與制度
    源于漢代“辟除”制,高級官員可自行征召人才擔任僚屬。唐代陸贽記載其作用為“明曆試,廣旁求”,即通過實踐考察人才能力。
  2. 應用場景
    常見于地方治理,如宋代蘇舜欽建議邊事官員“辟署有才識者”以應對河北、陝西的邊防需求。
  3. 廢止時間
    隋朝後,中央集權加強,官員任命權收歸朝廷,地方“辟署”制逐漸消失。

三、注意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唐會要》《日知錄》等史料,或中提到的陸贽、顧炎武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辟署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辟署(bì shǔ)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收拾整理官署或其他場所。具體來說,辟指的是安排、布置,署指的是官署、場所。

拆分部首和筆畫

辟:拆分部首是辛,總筆畫是7。

署:拆分部首是網,總筆畫是13。

來源

《辟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李斯列傳》:“天子辟署宮廷之内。”由此可見,它起初是用來形容天子安排宮廷内部事務的。

繁體

繁體字為「闢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針對「辟署」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較為繁瑣。例如,「辟署」可寫作「辟罏」、「辟襦」、「辟謆」等等。

例句

1. 她花了一個小時辟署自己的書房。

2. 作為管理者,他要辟署各項工作的安排。

組詞

辟謠、辟邪、署名、署理等。

近義詞

整理、布置、安排。

反義詞

混亂、淩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