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書·樂志一》:“ 傅玄 《琵琶賦》曰:‘ 漢 遣 烏孫公主 嫁 昆彌 ,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築,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後以“琵琶胡語”、“琵琶舊語”,表示對外******求和之意。 唐 杜甫 《詠懷古迹》之三:“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宋 張元幹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詞:“要斬 樓蘭 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琵琶舊語”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理解:
曆史典故
該成語源于《宋書·樂志一》記載的漢代故事:漢武帝派遣烏孫公主與西域昆彌和親,為緩解公主思鄉之情,工匠将中原樂器改造為便于騎乘演奏的“琵琶”。這一事件後來被引申為對外妥協或屈辱求和的象征。
引申含義
在文學作品中(如杜甫、張元幹的詩詞),常借“琵琶舊語”表達對妥協政策的遺憾,例如:“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宋·張元幹)。
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宋書》原文或漢典網的詳細注解。
《琵琶舊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已經過時或者不再被人們使用的語言。
《琵琶舊語》這個詞可以分為三個部首:⺆(立部)、⺮(竹部)和⺼(肉部)。
它的總筆畫數是15畫。
《琵琶舊語》這個詞的來源尚不明确,但是它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中。
《琵琶舊語》的繁體字形式為「琵琶舊語」。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在對于《琵琶舊語》這個詞的研究中,未能找到古時候的具體漢字寫法。
1. 他說的都是琵琶舊語,讓我完全聽不懂。
2. 這本書記錄着古代那些琵琶舊語的傳說故事。
1. 琵琶:古代一種樂器的名稱。
2. 舊語:指已經過時或者不再被人們使用的語言。
1. 古言:指古代時期的語言。
2. 古辭:指古代的詩歌、文學作品中的語言。
1. 現代語:指現代人們日常使用的語言。
2. 當代言語:指當代人們日常使用的語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