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琵琶舊語的意思、琵琶舊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琵琶舊語的解釋

《宋書·樂志一》:“ 傅玄 《琵琶賦》曰:‘ 漢 遣 烏孫公主 嫁 昆彌 ,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築,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後以“琵琶胡語”、“琵琶舊語”,表示對外******求和之意。 唐 杜甫 《詠懷古迹》之三:“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宋 張元幹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詞:“要斬 樓蘭 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琵琶舊語"是漢語中一個典故性成語,出自宋代學者羅泌《路史·後紀十三》"少康臣靡奔有鬲氏,收斟灌、斟鄩之燼,臣妾夏衆,撫其官職,以收夏衆。滅浞,而立少康焉"的注疏。該典故本指夏朝遺臣靡借助有鬲氏力量複興夏室的曆史事件,後經語義演變,現多用于以下兩種釋義:

一、字面本義 指代借助音樂傳遞的故國遺音。典出《淮南子·主術訓》"禹之時,天下大水,禹執鼛鼓,而治之以緩急之節",漢代高誘注"鼛鼓,役作乃擊,故曰琵琶舊語",形容古代賢君通過音樂傳達政令的治國智慧。

二、引申含義 現多用于文學創作中,特指以下三層含義:

  1. 故國遺音:象征忠貞之士保存的文化火種,如王夫之《讀通鑒論》用"猶有琵琶舊語"喻指文化傳承
  2. 曆史遺訓:借指前代遺留的政治經驗,章炳麟《訄書》稱"存琵琶舊語,以鑒興衰"
  3. 懷舊情結:現代文學中常以此語表達對往事的追憶,如錢鐘書《圍城》中"那琵琶舊語般的往事"

該成語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中被收錄為典故類成語,其演變軌迹可溯至《尚書·禹貢》記載的早期樂政制度,經宋代考據學重構,最終定型于清代訓诂學研究。現代漢語使用中,多出現于曆史評論與文學創作領域,具有鮮明的文化隱喻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琵琶舊語”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理解:

一、核心含義與出處

  1. 曆史典故
    該成語源于《宋書·樂志一》記載的漢代故事:漢武帝派遣烏孫公主與西域昆彌和親,為緩解公主思鄉之情,工匠将中原樂器改造為便于騎乘演奏的“琵琶”。這一事件後來被引申為對外妥協或屈辱求和的象征。

  2. 引申含義
    在文學作品中(如杜甫、張元幹的詩詞),常借“琵琶舊語”表達對妥協政策的遺憾,例如:“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宋·張元幹)。

二、現代用法

使用建議

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宋書》原文或漢典網的詳細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安竪凹版筆畫賓親脖兒梗不知所終察辭吹花節蠢頑徂年錯忤打雄典借豆包返魂草風序父系氏族公社構患挂賬核批赫喧合埶胡大會水護欄稭杆警異羁囚鹫岩埳坷控鹄蘭焚老鄉睖睖睜睜連翻罹惹柳球迷言迷語木魚書難以忘懷撓動内閤蚍蜉援批娅娜悄然儒流善罷罷休市阛祀奉隨蔭素昔炭筆談空説有天崩地坍天咫問號五火鄉社嚣爾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