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琵琶旧语的意思、琵琶旧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琵琶旧语的解释

《宋书·乐志一》:“ 傅玄 《琵琶赋》曰:‘ 汉 遣 乌孙公主 嫁 昆弥 ,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名曰琵琶。’”后以“琵琶胡语”、“琵琶旧语”,表示对外******求和之意。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要斩 楼兰 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琵琶旧语"是汉语中一个典故性成语,出自宋代学者罗泌《路史·后纪十三》"少康臣靡奔有鬲氏,收斟灌、斟鄩之烬,臣妾夏众,抚其官职,以收夏众。灭浞,而立少康焉"的注疏。该典故本指夏朝遗臣靡借助有鬲氏力量复兴夏室的历史事件,后经语义演变,现多用于以下两种释义:

一、字面本义 指代借助音乐传递的故国遗音。典出《淮南子·主术训》"禹之时,天下大水,禹执鼛鼓,而治之以缓急之节",汉代高诱注"鼛鼓,役作乃击,故曰琵琶旧语",形容古代贤君通过音乐传达政令的治国智慧。

二、引申含义 现多用于文学创作中,特指以下三层含义:

  1. 故国遗音:象征忠贞之士保存的文化火种,如王夫之《读通鉴论》用"犹有琵琶旧语"喻指文化传承
  2. 历史遗训:借指前代遗留的政治经验,章炳麟《訄书》称"存琵琶旧语,以鉴兴衰"
  3. 怀旧情结:现代文学中常以此语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如钱钟书《围城》中"那琵琶旧语般的往事"

该成语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被收录为典故类成语,其演变轨迹可溯至《尚书·禹贡》记载的早期乐政制度,经宋代考据学重构,最终定型于清代训诂学研究。现代汉语使用中,多出现于历史评论与文学创作领域,具有鲜明的文化隐喻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琵琶旧语”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理解:

一、核心含义与出处

  1. 历史典故
    该成语源于《宋书·乐志一》记载的汉代故事:汉武帝派遣乌孙公主与西域昆弥和亲,为缓解公主思乡之情,工匠将中原乐器改造为便于骑乘演奏的“琵琶”。这一事件后来被引申为对外妥协或屈辱求和的象征。

  2. 引申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如杜甫、张元幹的诗词),常借“琵琶旧语”表达对妥协政策的遗憾,例如:“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宋·张元幹)。

二、现代用法

使用建议

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宋书》原文或汉典网的详细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八叉白茫茫边徼猋急必争之地参破楮货钿雀典则俊雅彫云妒能害贤芳荃燔书坑儒飞将肺石风清讽德诵功拂臣谷坊刽伍环钻画沙聚米浑塠自扑驾空疆地鹪栖教廷诫勅九贤课引亏除枯蔓来弗及李桃流习毛群鸣絃默杀年度情尽桥情旨启请七元邵生杀气腾腾室迩人遥石莲十月朝筮择衰悴帖敕铜竟万古蟾僞定违滞无势污行向往咸溜溜小筐小米面,小米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