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廓然的意思、廓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廓然的解釋

(1) [open and quiet]∶形容空曠寂靜的樣子

四顧廓然

(2) [quietly]∶靜靜地

廓然獨居

詳細解釋

(1).憂悼貌。《禮記·檀弓上》:“練而慨然,祥而廓然。” 鄭玄 注:“皆憂悼在心之貌也。” 南朝 宋 顔延之 《祖祭弟文》:“廓然何久,痛矣終天。”

(2).遠大貌。 漢 劉向 《說苑·君道》:“廓然遠見,踔然獨立。” 漢 揚雄 《法言·問道》:“大哉聖人,言之至也,開之廓然見四海,閉之閛然不覩牆之裡。”《明史·太祖紀上》:“志意廓然,人莫能測。”

(3).空寂貌;孤獨貌。《文子·精誠》:“靜漠恬淡,悅穆胸中,廓然無形,寂然無聲。” 漢 東方朔 《答客難》:“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塊然無徒,廓然獨居。”

(4).空曠貌。 晉 陶潛 《祭從弟敬遠文》:“庭樹如故,齋宇廓然。”《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四年九月初十》:“至 清涼山 ,登 翠微亭 ,天清無雲,四顧廓然。” 冰心 《往事》二:“四顧廓然,湖光滿眼。”

(5).阻滞盡除貌。《文選·揚雄<長楊賦>》:“迺今日發矇,廓然已昭矣。” 李善 注:“廓,除貌。” 唐 張九齡 《請禦注經内外傳授狀》:“微言奧旨,廓然昭暢。” 宋 司馬光 《送伊阙王大夫歌》:“撥去虹蜺汛掃氛濁矣,廓然迺得睹夫朝曦。” 明 高啟 《評史六篇·李泌》:“讒疑之迹,廓然而雲銷,渙然而冰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廓然”的漢語詞典釋義

“廓然”是一個形容詞,源于古漢語,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表達。其核心含義指空曠、寂寥、豁達的狀态或心境,具體可從以下三個層面理解:

  1. 空間上的空曠遼遠

    形容空間廣闊無垠、空寂無人。

    例:《淮南子·泰族訓》:“廓然無形,寂然無聲。”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01頁)

  2. 心境上的豁達超脫

    指心胸開闊,不受世俗拘束,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境界。

    例:蘇轼《與範子豐書》:“君子廓然,遊于物之外。”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892頁)

  3. 情感上的寂寥空虛

    表露孤寂、落寞的情緒,隱含怅惘之感。

    例:王引之《經義述聞》:“廓然無徒,獨立不懼。”

    來源:《中文大辭典》(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第5冊,第321頁)

詞源與結構分析

“廓”本義指“空闊、清除”,如《說文解字》:“廓,空也。”“然”為形容詞後綴,表狀态。二者結合後,既保留空間意象,又引申至精神與情感維度。

權威文獻佐證

引用說明

因古籍原文無直接可鍊接的數字化資源,釋義依據權威工具書及經典用例綜合整理。建議進一步查閱紙質版《漢語大詞典》《辭源》等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廓然”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常見用法:

1.憂悼貌

指内心充滿憂愁或哀傷的情緒。例如《禮記·檀弓上》中提到“祥而廓然”,鄭玄注為“憂悼在心之貌”。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較少使用。

2.遠大貌

形容志向、氣度等宏大深遠。如《說苑·君道》中“廓然遠見”,強調視野開闊、見解卓越。

3.空寂孤獨

表示寂靜、孤獨的狀态。如東方朔《答客難》中“廓然獨居”,形容獨自一人、四周空寂的情景。

4.空曠寂靜

描述環境或心境的開闊與甯靜。例如“四顧廓然”指環視四周空曠無物;“秋天是一種廓然空闊的心緒”則借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淡然閑適。

5.阻滞盡除

指障礙消除後的通達狀态。如《禮記》注疏中提到的“滌除玄覽,以成靜笃”,暗含廓然無礙之意。


例句參考

如需更完整釋義或古籍原文,可查閱《漢典》《說文解字》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背後變正冰斧伯考蔔筊常倫潮動車币沖闇船舶國籍此呼彼應大萬鬥争額解放工奉令風磨符箓攻刼共手過動旱苗得雨洪崖晦密混洽護頁酒齊均停巋嵬窺牖小兒雷毂臨到靈川漏隙論行律律率時蠻族媚川都迷稀末境目注心凝納喊錢蔔蹡蹡起獄恃才放曠試貢朔塗肆忿四攝歎嗚淘古井頹頓蛙角蝸旋無筴仙曹協規西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