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屍揚灰的意思、焚屍揚灰的詳細解釋
焚屍揚灰的解釋
見“ 焚骨揚灰 ”。
詞語分解
- 焚屍的解釋 焚化屍體。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 明道 宰 晉城 ,申焚屍之禁,然今京城内外,物故者日以百計,若非火化,何所葬埋?”
- 灰的解釋 灰 ī 物體燃燒後剩下的東西,經燒制後形成的産品:紙灰。灰燼。洋灰。灰飛煙滅。 塵土:灰塵。 特指“石灰”:灰牆。灰膏。 黑白之間的顔色:灰色。灰質(腦和脊髓的灰色部分)。灰沉沉。 志氣消沉:心灰意懶
網絡擴展解釋
“焚屍揚灰”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fén shī yáng huī
- 字面意思:焚燒屍體,并将骨灰撒掉。
- 引申義:形容對某人或某事極端仇視、憎恨,甚至采取極端手段洩憤。
二、出處與背景
- 文獻來源:最早見于清代錢泳的《履園叢話·舊聞燒坯》,其中提到“淩遲後焚屍揚灰”的案例。
- 曆史背景:古代刑罰中,焚燒屍體并揚棄骨灰是一種極刑,常用于表達對罪大惡極者的懲戒或洩憤。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謂語、賓語,多用于書面語境。
- 感情色彩:含貶義,強調仇恨的極端性。
- 成語結構:聯合式(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四、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焚骨揚灰(含義完全相同)。
- 英文翻譯:burn the corpse and scatter the ashes(直譯)。
五、使用場景舉例
- 例句:
“其母恨禮甚,又詣弄部,請照陶和氣例,淩遲後焚屍揚灰。”(《履園叢話》)
- 現代引申:可用于描述對仇敵或厭惡對象的極端态度,但需注意語境是否適宜。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清代筆記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焚屍揚灰,這個詞指的是将屍體燒毀并讓灰塵散發至空中的行為。下面我們來逐個解析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焚:燒毀
屍:屍體
揚:散發
灰:灰塵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焚:火+分(共5畫)
屍:屍(共3畫)
揚:扌+羊(共6畫)
灰:火(共4畫)
【來源】
焚屍揚灰這個詞源自古代中國道家的思想,認為将屍體焚燒可以讓靈魂得到解脫,揚灰則是把靈魂帶向天空,使其得到超度。
【繁體】
繁體字為「焚屍揚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焚屍揚灰的漢字寫法并未有明确規定,因為它的出現多與文獻中的記錄有關,因此可能存在多種寫法。
【例句】
雖然古時候的一些文獻記載了焚屍揚灰的儀式,但現代社會已經不再普遍實行這種做法。
【組詞】
- 焚屍:燒毀屍體
- 揚灰:散發灰塵
【近義詞】
- 火葬:将屍體放在火中燒毀的儀式
- 墓火:指詩人李白在《送友人》中描寫的将屍體火化後骨灰再歸入地下埋葬的做法
【反義詞】
- 安葬:将屍體在地下埋葬的儀式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