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本的意思、閣本的詳細解釋
閣本的解釋
帝王秘閣所藏的書籍、法帖等。 宋 蘇轼 《跋希白書》:“ 希白 作字,自有 江 左風味,故 長沙 法帖,比 淳化 待詔所摹為勝,世俗不察,争訪閣本,誤矣。” 明 張居正 《答中翰張後湖書》:“先年 張文簡 公曾得内閣所藏《冊府元龜》一部,其後 文簡公 卒於京邸,其僕即将此書於部前貨賣。令先翁識其為閣本也,贖而藏之於家。”
詞語分解
- 閣的解釋 閣 (閣) é 類似樓房的建築物,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樓閣。滕王閣。閣下(對人的敬稱,意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現代多用于外交場合)。 特指女子的卧房:閨閣。出閣(出嫁)
- 本的解釋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 草的莖,樹的幹: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 原來:本來。本領。
網絡擴展解釋
“閣本”是漢語詞彙,指帝王秘閣(古代宮廷藏書機構)所藏的書籍、法帖等珍貴文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含義
閣本特指古代皇家藏書機構秘閣中收藏的典籍、書法法帖等,具有官方權威性和稀有性。例如,宋代的淳化閣帖便是著名的閣本法帖。
-
曆史背景與例證
- 宋代蘇轼在《跋希白書》中提到,當時人們争相訪求閣本法帖,但因缺乏鑒别能力而誤判優劣。
- 明代張居正也曾提及内閣所藏《冊府元龜》的流傳過程,體現閣本的珍貴性。
-
現代意義
如今,“閣本”一詞多用于古籍研究領域,指代保存于宮廷或官方機構的古籍善本。例如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即屬此類。
“閣本”既指古代皇家秘藏文獻,也延伸為具有曆史價值的珍稀古籍版本。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閣本案例,可參考蘇轼、張居正相關文獻或古籍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閣本》是一個漢字詞彙,指的是古代書籍裡供閣臣參考的版本。以下是有關《閣本》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阝(頁部)和 本(木部)
- 筆畫總數:8畫
來源:
《閣本》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用以描述供閣臣研究參考的版本。它代表了古代知識傳承和政務處理的重要手段。
繁體字形式:
《閣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略有不同,但《閣本》的基本形态仍然相似,隻是一些字形筆順和部首的細微變化。
例句:
- 這是一本珍貴的《閣本》,記錄了古代文人們的思想和經曆。
- 閣本中的文字規範準确,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材料。
組詞:
- 閣臣(指侍奉皇帝在宮廷内辦理政務的官員)
- 本書(指一本書籍的原始版本)
近義詞:
- 藏本(指保存在圖書館或私人收藏中的重要版本)
- 抄本(指手工抄寫的書籍)
反義詞:
- 删本(指經過删減或修改的版本)
- 校本(指經過校勘、彙校的版本)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助你了解《閣本》這個詞的意思。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