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負薪救火的意思、負薪救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負薪救火的解釋

[carry firewood to put out a fire]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反使災害擴大

猶負薪救火,無奈更崇其熾乎。——《三國志》

詳細解釋

抱着柴草救火。比喻想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韓非子·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權 弟 丹楊 太守 翊 為左右所害”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吳錄》:“猶負薪救火,無乃更崇其熾乎!”《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聽 諸葛亮 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負薪救火

一、基本釋義

“負薪救火”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采取的方法與目的完全相反,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助長禍患或使事态更加惡化。該成語強調行為與意圖的矛盾性,警示人們處理問題需方法得當,否則適得其反。

二、典故出處

成語源自戰國時期《韓非子·有度》:

“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

韓非子以魏國因畏懼秦國而割地求和,最終加速滅亡的史實為例,指出割地如同“負薪救火”,縱容貪婪反而招緻更大災禍。

三、深層解析

  1. 行為與目的相悖

    救火需滅火,背負易燃的柴草前往火場,本質助長火勢。比喻措施與目标背道而馳,凸顯策略選擇的重要性。

  2. 警示盲目行動

    典故中,魏國以割地換取和平,反誘發秦國進一步侵略。成語批判了缺乏遠見、急功近利的決策思維。

  3. 現代引申義

    現廣泛用于批評錯誤方法加劇矛盾的現象,如:

    • 用暴力制止沖突(激化對立);
    • 借高利貸償還債務(陷入更重負擔)。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1992年版)

    定義:“比喻欲除其害,反助其勢。”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背着柴草救火,比喻消除禍患的方法不當,反而使禍患擴大。”

  3. 《成語源流大詞典》(劉潔修著)

    詳述其演變脈絡,指出韓非子借喻治國之道,警示政策失當的毀滅性後果。

五、近義對比


來源說明:釋義及典故依據《漢語大詞典》《韓非子》經典文獻,現代應用參考語言學權威著作《成語應用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負薪救火”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出處與典故

  1. 最早來源:
    出自《韓非子·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
  2. 曆史引用:
    《三國志》中也有類似用法:“猶負薪救火,無奈更崇其熾乎。”
  3. 相關典故:
    《史記·魏世家》提到“抱薪救火”,與“負薪救火”寓意相近,均強調方法不當導緻惡果。

結構與用法


深層寓意


擴展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辦好博聞辯言柴戶昌翔産褥朝賢癡掙愁慘翠簪大度點剁棟梁材兌換杜觯服服貼貼伏虎降龍梗草虢國夫人還奉淮南方賈伴夾車家雀積翠池岌峩妓妾糾戮祭飨倦盹玦佩駒騋曠禮枯傷稂不稂莠不莠黎老伶俐乖巧鱗鴻李鐵拐榴實鸬鷀笑辂木論綱鹵竈怕硬欺軟伾扢情抱求醫趨織絨花三省吾身山鵲收贍首戰告捷水蒼笏順風轉舵司旌斯羅隨份子望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