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ry firewood to put out a fire]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反使災害擴大
猶負薪救火,無奈更崇其熾乎。——《三國志》
抱着柴草救火。比喻想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韓非子·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權 弟 丹楊 太守 翊 為左右所害”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吳錄》:“猶負薪救火,無乃更崇其熾乎!”《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聽 諸葛亮 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
“負薪救火”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負薪救火》的意思:
這個詞指的是一個人在危險或緊急情況下,主動承擔困難、犧牲個人利益來解決問題或拯救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負薪救火》由三個漢字組成:
- “負” 字的部首是 “貝”,它總共有八個筆畫。
- “薪” 字的部首是 “艹”,它總共有 12 個筆畫。
- “救” 字的部首是 “人”,它總共有 9 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負薪救火》是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這本古代文獻的一句話。
繁體字為《負薪救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負” 字的部首是 “貝”,而字體結構稍有不同。
“薪” 和 “救” 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他不顧個人安危,負薪救火,及時救了那位被困的小孩。
組詞:
負重前行、救火英雄、懸梁自盡。
近義詞:
暴風救火、舍己救人、身體力行。
反義詞:
見利忘義、袖手旁觀、逃避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