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勞;勞苦。《詩·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鄭玄 箋:“今 周 民罷勞矣,王幾可以小安之乎?” 唐 白居易 《飲後戲示弟子》詩:“先生饌酒食,弟子服勞止。” 宋 楊億 《受诏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晨趨歎勞止,夕惕念歸與。”
“勞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勞止”指辛勞、勞苦,多用于描述身體或精神上的疲憊狀态。例如《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鄭玄注解為“周民已疲憊不堪,君王何時能讓他們稍得安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詩經》注疏或唐代詩歌集。
勞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停止勞動,休息。它由兩個字組成:勞和止。
勞的部首是力,總共有7個筆畫;止的部首是止,總共有4個筆畫。
勞止在《說文解字》中有着詳細的解釋,意為停止從事勞動,休息。它是古人對于工作和休息的重視而創造出來的詞語。
勞止的繁體字為勞止。
在古代,勞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早期的寫法是“尓彔”,有人形和鼓兩個部分,表示勞作的人在敲打鼓努力工作。後來演變為現在的形狀。止字的寫法則比較穩定,一直延續至今。
1. 今日辛苦了一天,我需要勞止片刻,休息一下。
2. 學習緊張之後,適當的勞止是必要的,以保持身心健康。
勞力、勞動、勞累、勞苦
休息、放松、歇息
工作、勞動、奮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