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燙印的意思、燙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燙印的解釋

見“ 燙金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燙印(tàng yìn)作為印刷工藝術語,指利用熱壓轉移原理,将金屬箔或顔料箔通過加熱的印版燙印到承印物表面的技術。其核心在于通過溫度、壓力與時間的精準控制,實現圖文在紙張、塑料、皮革等材料上的金屬化或彩色轉印效果。

一、詞典釋義與工藝原理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燙印指“用熱的金屬印版将金屬箔或色箔壓印到紙張等材料上”的工藝。其技術本質包含三要素:

  1. 熱源:印版加熱至特定溫度(通常120°C–180°C),使粘合劑活化;
  2. 壓力:機械壓力使箔層與承印物緊密貼合;
  3. 箔材:金屬箔(如金、銀)或顔料箔經熱壓剝離載體,附着于承印物。

二、應用場景與分類

燙印廣泛應用于書籍裝幀、包裝、标識制作等領域,主要分為兩類:

三、曆史淵源與技術演進

燙印技術可追溯至中國古代的“燙蠟”工藝,明代已有金屬箔燙印書籍的記載。現代電化鋁燙印(1950年代興起)通過真空鍍鋁技術替代純金屬箔,顯著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成為主流工藝。

四、專業術語擴展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張逸新.《印後加工技術》.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9.
  3. 錢存訓.《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

網絡擴展解釋

燙印,俗稱“燙金”,是一種通過熱壓技術将金屬箔或顔料轉移到材料表面的裝飾工藝。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原理

燙印利用熱壓轉移原理,通過加熱的金屬模具(燙印版)将電化鋁箔等材料按特定圖案壓印到承印物表面。這一過程需要溫度、壓力和時間的精準控制,以實現金屬光澤或彩色效果的轉移。

2.材料與效果

3.應用領域

4.技術分類

5.曆史與發展

燙印在中國有悠久曆史,早期使用金/銀箔手工敲打,現代以電化鋁燙印為主,近十多年技術應用迅速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燙印工藝的具體操作或案例,可參考(搜狗百科)和(漢典詞條)的詳細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篦頭待诏不防事讒路逞虐籌碗愁咨吹冷齑悰靈黛痕蹈湯赴火點頭之交地表定音鼓第一品兌頭返場芬蒀改木公認貫玉龜箓鼓嚴寒煙禾谷洪元尖頂木驢焦原瘕痛計部既不沙金籍計置谲妄鞠訩姱姿連鐖凜若冰霜柳陌花街流照暮夜無知男孩棚架貧身青蓮目器數企仰辱贶散光三語掾申重設譬食禮署理鎖呐探魚添油加醋提審投缳帏輤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