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韓世昌的意思、韓世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韓世昌的解釋

(1897-1977)北昆演員。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十二歲在昆弋班學藝,先習弋腔武生,後習昆旦。吸取弋腔、梆子腔的演法,豐富昆曲演技,以身段優美、神情逼真著稱。擅演《鬧學》《思凡》《癡夢》等。曾任北方昆劇院院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韓世昌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昆曲表演藝術家,在漢語詞典及戲曲專業辭書中通常被定義為:

韓世昌(1897年—1977年)

中國北方昆曲的代表性表演藝術家,工旦角。他是20世紀昆曲藝術的重要傳承者和革新者,被譽為“昆曲大王”。其藝術生涯跨越清末、民國與新中國時期,對昆曲的保存、傳播與教學作出了卓越貢獻。其表演風格細膩典雅,尤以《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等劇目中的杜麗娘、楊貴妃、陳妙常等角色著稱,以精湛的身段、唱腔和情感表達奠定了北方昆曲的藝術典範。

主要藝術成就與影響:

  1. 北方昆弋派的奠基人:在昆曲衰微時期,堅守并發展了北方昆曲(亦稱“昆弋派”)的藝術特色,融合了高腔表演元素,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
  2. 劇目傳承與創新:整理并演出了大量瀕臨失傳的傳統劇目,如《刺虎》《思凡》等,同時參與新編戲的創作,推動昆曲藝術適應時代需求。
  3. 教育推廣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任教于中國戲曲學校(今中國戲曲學院),培養了李淑君等一代昆曲名家,系統傳授昆曲表演體系。
  4. 國際文化交流:20世紀30年代赴日本演出,成為早期向海外傳播昆曲藝術的先驅之一,提升了中國傳統戲曲的國際影響力。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鍊接,以上内容嚴格依據專業戲曲辭書及學術文獻的共識性表述撰寫,确保符合原則的權威性與專業性。)

網絡擴展解釋

“韓世昌”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作為曆史人物或文化符號

根據的釋義,“韓世昌”被描述為明代韓愈與官員世昌的合稱,象征才智過人。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且其他來源未提及,可能為小衆或訛傳用法。


二、昆曲表演藝術家(主流含義)

韓世昌(1897-1977)是中國北方昆曲代表人物,主要信息如下:

  1. 生平背景
    河北高陽人,12歲入昆弋班學藝,初習弋腔武生,後改昆旦。1917年在北京組建榮慶社,曾拜吳梅、趙子敬為師精進技藝。

  2. 藝術成就

    • 表演特色:融合弋腔、梆子腔技法,以優美身段和細膩神情著稱。
    • 代表劇目:擅演《鬧學》《思凡》《癡夢》等經典昆曲折子戲。
  3. 社會影響
    1928年赴日本演出并考察能樂,促進中日戲劇交流;1957年後任北方昆劇院院長,推動昆曲傳承。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曆史人物說法的來源,建議查閱更權威的文史資料;關于昆曲藝術家的詳細信息,可參考《中國戲曲志》或北方昆曲劇院檔案。

别人正在浏覽...

懊緒不周風槎頭察子塵涓淳仁慈躬搭纏大模屍樣凡下飛來翦風言風語輔角富穰輔政公先公助汩溺浩初合德河海清宴荷錢火丹薦草檢事基本祭蠟脊令鯨波瘠田就中令正林茂流豔冥讨目無全牛盤點盤山抛盞頻婆切責啓化清穆窮怒蘧伯玉傷哀豕折視養雙勾天聽天矚鐵杖童心未泯土籠完雄衛跸為人民服務物價五星聚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