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浃日的意思、浃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浃日的解釋

古代以幹支紀日,稱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為“浹日”。《國語·楚語下》:“遠不過三月,近不過浹日。” 韋昭 注:“浹日,十日也。”《新唐書·窦參傳》:“不浹日,貶參 郴州 别駕。” 宋 洪邁 《夷堅乙志·虞并甫奏章》:“﹝ 虞并甫 ﹞以父病齋戒浹日。” 清 方苞 《兩朝聖恩恭記》:“六月中旬,命回京充 武英殿 總裁,浹日,發《禦製分類字錦序》,命校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浃日”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時間計量功能的古代曆法術語,其核心含義指代以天幹紀日法為基礎的十日周期。該詞由“浃”(jiā)與“日”組合構成,“浃”本義為“周匝、遍及”,在此特指天幹系統完成一輪循環所需的時間跨度。

從曆法制度溯源,古代将甲、乙、丙、丁等十天幹與地支相配用于紀日,十個天幹依次輪轉恰好構成十日周期。《漢語大詞典》明确指出“浃日”即“謂古代以幹支紀日,稱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為浃日”(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3版)。這種時間單位在先秦文獻中已有應用,《國語·楚語下》載“遠不過三月,近不過浃日”即用此義,韋昭注曰:“浃日,十日也。”

在具體語境中,“浃日”既可作為精确的時間量詞,如《左傳·成公九年》“浃日而遷”即指十日後遷徙;又可引申為時間跨度的概稱,《禮記·内則》“浃日而沐”鄭玄注釋為定期沐浴的時間間隔。該詞彙的構詞法體現了漢字表意的系統性特征,“浃”作為核心語素,在“浃辰”(十二日)、“浃旬”(十日)等同類詞中均保留“循環周期”的語義基因。

現代漢語中,“浃日”作為曆史詞彙主要見于古籍研究和文史考證領域,其使用頻次已顯著降低,但作為中華傳統時間文化的重要載體,仍具有獨特的語言學價值。對于該詞的理解,建議參考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及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浃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幹支紀日法中,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浃日(jiā rì)指以天幹“甲”至“癸”循環一周的十日周期。古代用天幹地支組合紀日,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排列,從“甲日”到“癸日”共十天,稱為“浃日”。

二、文獻例證

  1. 《國語·楚語下》:“遠不過三月,近不過浃日。” 韋昭注:“浃日,十日也。”
  2. 《新唐書·窦參傳》:“不浃日,貶參郴州别駕。” 意指十日内完成貶官流程。
  3. 宋代洪邁《夷堅乙志》:“以父病齋戒浃日。” 指為父病齋戒十日。

三、相關延伸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寶海邊軍蚩尾充堂醇潔大白菜電視台第三人稱多儹法防法箓放晴忿詈更授根牙磐錯诟丑官身祗候龜蟲閨阈滾說嘉稱價廉物美借道誡嚴幾決禁步老而不死是為賊淚天倒地勒竹量實寥狼澧泉鹵部麻嗏沒張志磨機目揖跑馬占圈偏喪辟位骞汙且暫輕暢趨名遶道食咽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說下思想性擿辨頭人威駭為善黠鬼香骨相配香台陷于缧绁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