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light of steps leading up to a house]
(2) 供人上下行走的建築物,因一階一階的,故稱為台階
(3) 在土山坡、岩石或冰坡上鑿出的踏腳點
(4) [chance to extricate oneself from an awkward position]∶比喻避免因僵持而受窘的途徑或機會
給他個台階下
三台星亦名泰階,故稱台階。古人以為有三公之象,因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輔重臣。《後漢書·崔駰傳》:“不以此時攀台階,闚紫闥,據高軒,望朱闕,夫欲千裡,而咫尺未發,蒙竊惑焉。” 李賢 注:“三台謂之三階,三公之象也。”《後漢書·郎顗傳》:“三公上應台階,下同元首。” 唐 杜甫 《秋日夔州詠懷一百韻》:“宮禁經綸密,台階翊戴全。” 清 蔣士铨 《臨川夢·說夢》:“ 老莊 家有甚狀元才,幾曾會做知州把河開,一例兒誤了疆埸,玷了台階。”
(1).用磚、石、混凝土等砌成的階梯。《紅樓夢》第六回:“﹝ 劉老老 等﹞上了正房臺階,小丫頭打起猩紅氊簾。”
(2).比喻某種途徑或機會。如:給他一個台階,别把話說死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台階漢語 快速查詢。
“台階”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變化,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由一系列階梯組成的建築構件,用于連接不同高度的平面。例如:
若涉及方言或專業術語(如工程學中的“台階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更精準的解釋,建議補充使用場景或領域信息。
台階是指用于連接不同高度的地面的一種結構,通常用于樓梯、台級等場合。
台階的拆分部首為丶和阝,共有8畫。
台階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即由「台」和「階」兩個字組成。台字表示高而平坦的平面,階字表示登上高地的一步,合起來就成了用于連接不同高度的地面的結構。
「台階」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同樣的字形,沒有發生變化。
古代漢字中「台階」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1. 我每天都要爬上那座陡峭的台階。
2. 這個公園的台階太高了,老人很難上去。
3. 小明一下子踩到了台階上,摔了個狗吃屎。
血台、高台、石台、階梯、階段、舞台、交台
階梯、台級、踏步
平地、平面、水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