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矶的意思、牛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矶的解釋

即 牛渚矶 。 唐 杜牧 《汝州送孟遲先輩》詩:“仲秋往 歷陽 ,同上 牛磯 歇。”參見“ 牛渚磯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牛矶”一詞的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牛矶”是“牛渚矶”的别稱,指長江沿岸的一處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的采石鎮。該地因山形似牛頭突入江中而得名,是長江三大名矶之一(另兩處為嶽陽城陵矶和南京燕子矶)。

二、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杜牧在《汝州送孟遲先輩》中曾提及:“仲秋往歷陽,同上牛磯歇。”,此處的“牛矶”即指牛渚矶。曆史上李白、白居易等詩人均在此留下詩篇,如李白《夜泊牛渚懷古》中的“牛渚西江夜”即為此地。

三、地理與曆史背景

牛渚矶(牛矶)因戰略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其江面狹窄、水流湍急,三國時期東吳曾在此設防,南宋虞允文亦在此大敗金兵。現為馬鞍山采石矶景區核心景點,以“翠螺出大江”的獨特地貌聞名。

四、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牛矶”作為成語,比喻“人或事物堅固穩定”(如牛皮靠岩石),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牛渚矶的詩詞典故或實地景觀,可參考、5的文學注解及地理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牛矶》的意思

《牛矶》是一個漢字詞,指的是一座山崗或岩石。這個詞通常用于形容陡峭的山峰或懸崖。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牛矶》的拆分部首為牜和矢,分别表示“牛”和“矢”。它由13個筆畫組成。

來源

《牛矶》一詞最早出現于《楚辭·蔔居》一篇中。在古代漢語中,牛矶常用來形容高聳險峻的山峰或岩石。

繁體字

《牛矶》的繁體字為「牛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按照古時候的寫法,「牛矶」中的「牛」字的上方會加一個框,表示牛的頭部;而「矶」字中的右邊會加上橫折表示斷岩、懸崖等山峰的形态。

例句

1.這座山上有一座險峻的牛矶,很壯麗。

2.他們爬上了牛矶,俯瞰着整個山谷。

組詞

1.牛矶石:指牛矶上的岩石或山石。

2.矶頭:指山峰或岩石的尖端。

近義詞

1.石峰:指形狀陡峭的山峰。

2.懸崖:指陡峭的峭壁或斷崖。

反義詞

平原:指地勢平坦的地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