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警策辭的意思、警策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警策辭的解釋

警句。 陳望道 《修辭學發凡》第七篇:“語簡言奇而含意精切動人的,名為警策辭,也稱警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警策辭”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修辭學和文學領域具有特定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語言簡練、含義深刻且富有警示作用的文句,又稱“警句”。其核心特點是語簡言奇、精切動人,常通過凝練的表達傳遞哲理或警示意義(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類句式)。

二、修辭學定義

在修辭學中,警策辭屬于警策(或稱精警)的修辭格,分為三種類型:

  1. 主賓重複判斷:通過主賓關系的強調深化觀點,例如“萬變不離其宗”。
  2. 表意相反相成:利用矛盾表達哲理,例如“大智若愚”。
  3. 看似無關實則關聯:通過表面無關聯的意象揭示深層聯繫,例如“水滴石穿”。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部分權威辭書(如《漢典》)指出,“警策”本身也包含“以鞭策馬”的原始含義,後引申為通過警示性語言使人振奮。因此,警策辭不僅是語言技巧,更承載着勸誡與激勵的雙重功能。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中的經典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警策辭

警策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警”是拆分的部首,而“策”是漢字的筆畫。

拆分部首和筆畫

“警”字是由“言”和“告”組成,其中“言”是左側部首,表示語言和思考,“告”是右側部首,表示警告和告誡。而“策”是由“⺮”和“殳”組成,其中“⺮”是上部部首,表示箭,而“殳”是下部部首,表示用棍子打擊的手的動作。

來源和繁體

警策辭來源于古代的兵書《孫子兵法》,是其中的一種戰術指令。在繁體字中,警策辭的寫法為「警策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警策辭的“警”字采用的是“尨旌”等字形,而“策”字則采用的是“”等字形。

例句

他們以警策辭作為行動指導。

組詞

警示、警告、策略、策劃等。

近義詞

警告、告誡、規勸。

反義詞

放行、寬容、縱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