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的意思、苦楝的詳細解釋
苦楝的解釋
[chinaberry] 木名。又名黃楝,果實叫金鈴子,味苦,可入藥
黃蘖苦楝側柏之木。——明· 劉基《苦齋記》
詞語分解
- 苦的解釋 苦 ǔ 像膽汁或黃連的滋味,與“甘”相對:甘苦。苦膽。苦瓜。 感覺難受的:苦境。苦海(原為佛教用語,後喻很苦的*********。苦悶。含辛茹苦。吃苦耐勞。苦惱。 為某種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a.對某種
- 楝的解釋 楝 à 落葉喬木,種子和樹皮都可入藥。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苦楝(學名:Melia azedarach)是楝科楝屬落葉喬木,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一、基本定義與别名
- 植物學特征:樹高可達15-2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葉為2-3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邊緣有鈍鋸齒,花淡紫色芳香,核果球形。
- 常見别名:黃楝、金鈴子(果實名)、紫花樹、森樹等。
二、名稱由來
- 味苦特性:果實(楝棗兒)極苦,甚至“苦過黃連”,故有“苦楝”之名,民間亦引申為“苦難連連”之意。
- 曆史工藝關聯:古人用楝葉灰漂白絲織品,此工藝稱“谏”,加之果實味苦,得名“苦楝”。
三、藥用與實用價值
- 藥用功能:樹皮、果實(金鈴子)可入藥,含苦楝素,具殺蟲(如驅蛔蟲)、滅釘螺等功效。
- 木材用途:材質軟硬適中,適合制作家具、農具、樂器等。
四、文化意象與分布
- 文學記載:明代劉基《苦齋記》以苦楝象征清苦之境。
- 民間記憶:果實曾作為兒童玩具(如彈弓子彈)或遊戲道具。
- 分布區域:原産中國,山西、河南以南地區常見。
五、其他特性
- 生長周期:花期4-5月,果期10-12月,花葉繁茂,具觀賞性。
- 毒性提示:全株有小毒,需遵醫囑使用。
苦楝集藥用、材用、文化象征于一體,其名源于味苦特性與曆史工藝,是中國傳統植物中兼具實用與意象的典型代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苦楝》的意思
《苦楝》一詞指的是苦楝樹,是常見的一種植物。苦楝樹是中國傳統的草藥之一,在中醫中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苦楝》的拆分部首是木,它是由苦楝樹木組成。而拆分成筆畫的話,《苦楝》一詞共有11畫。
來源
《苦楝》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早在《詩經·小雅·南山有台》中就有關于苦楝的描述,但在古代文字中沒有明确的寫法。
繁體
《苦楝》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苦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苦楝的寫法不太确定,由于缺乏标準化的字典和文字記錄方式,所以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寫法。
例句
1. 房子的院子裡種着幾棵苦楝樹。
2. 這裡的苦楝樹已經有上百年的樹齡了。
3. 苦楝木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用于中藥制劑的制作。
組詞
1. 苦楝樹
2. 苦楝枝
3. 苦楝葉
4. 苦楝木
5. 苦楝籽
近義詞
1. 苦楝樹 - 苦樹
2. 苦楝木 - 苦木
3. 苦楝葉 - 苦葉
反義詞
1. 苦楝樹 - 甜樹
2. 苦楝木 - 香木
3. 苦楝葉 - 香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