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蹋翅的意思、蹋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蹋翅的解釋

耷拉着翅膀。頹喪無所作為貌。 明 徐渭 《奉徐公書》:“某衰老荒塞,無 王粲 、 杜甫 之才;時既太平,又非避亂投安之比。徒靦顔毛穎,博十年粟藿,為羽衣入山一往不返之計。故低頭沙漠,顧復蹋翅而歸,行道不省,饑鷹便謂得兔,悉虛聲耳,獵者自知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蹋翅”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詞義

指耷拉着翅膀,字面描述鳥類或昆蟲翅膀下垂的狀态。

2.引申含義

常用于比喻人頹廢、無所作為的狀态,類似“垂頭喪氣”。例如明代徐渭在《奉徐公書》中以“顧復蹋翅而歸”自謙年老才疏、難有作為,暗含對自身境遇的感慨。

3.語境與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使用較少。目前可考的最早出處為明代徐渭書信,結合上下文可看出其自嘲或謙遜的修辭色彩。

4.用法提示

如需更詳細文獻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徐渭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蹋翅》是什麼意思

《蹋翅》是一個成語,意為踩踏鳥翅膀,指殘害無辜。用來形容人惡意傷害弱者或無辜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蹋翅》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足”和“羽”,其中“足”是第五部首,“羽”是第一百十二部首。整個成語一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蹋翅》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原文為“習千古之義,蹋勇士之翅矣”。後來引用加以修改,成為現在所用的成語。在繁體字中,《蹋翅》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成語《蹋翅》的寫法略有變化。在《康熙字典》中,成語寫作“蹋跖”,意為同樣的殘害弱者的行為。

例句

他不是個善良的人,經常蹋翅欺淩那些較弱小的同學。

組詞

蹋翅而飛、蹋翅欺淩、欺負蹋翅的人

近義詞

殘害無辜、咎由自取、惡意傷害、欺淩

反義詞

憐憫、寬容、原諒、仁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