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飒踏的意思、飒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飒踏的解釋

盤旋貌。 唐 王維 《燕支行》:“麒麟錦帶佩吳鉤,颯踏青驪躍紫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飒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聲音或動作的狀态,具有鮮明的拟聲和動态描繪特征。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及文學引用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詞典釋義與核心含義

  1. 拟聲詞:形容清脆、利落的聲響

    多指馬蹄踏地、腳步疾行或風吹物體時發出的清脆、連貫之聲。如:“馬蹄飒踏”“秋風飒踏”。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動态描繪:迅疾有力的動作姿态

    引申為行動幹脆利落、氣勢昂揚的狀态,常見于形容行軍、舞蹈或俠客動作。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文學經典用例解析

唐代李白《俠客行》中的名句:

“銀鞍照白馬,飒沓如流星。”


三、現代用法與延伸

  1. 聲音層面

    適用于描述節奏明快的敲擊聲(如雨打窗棂、機械運轉)或風聲。

    例:秋雨飒踏,敲打青石闆路。

  2. 動作層面

    強調動作的矯健與力量感,如舞蹈、武術或體育競技場景。

    例:舞者飒踏轉身,衣袂翻飛。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1280頁。
  2.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卷10,第456頁。
  3. 李白《俠客行》,《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卷三。

(注:因部分文獻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暫提供紙質版出處;線上資源可參考中華經典古籍庫國學大師平台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飒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à tà,主要用于形容盤旋的姿态或動作。以下是該詞的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飒踏”的核心含義是“盤旋貌”,即形容物體或人在空中或地面回旋、旋轉的動态。例如,唐代詩人王維在《燕支行》中寫道:“麒麟錦帶佩吳鉤,颯踏青驪躍紫騮”,通過“飒踏”描繪駿馬奔騰時的矯健身姿。

  2. 結構與用法

    • 詞性:動詞或形容詞,具體語境中多用于文學性描寫。
    • 結構:由“飒”(形容風聲或迅疾)與“踏”(踩踏、踏步)組合而成,整體帶有輕盈回旋的意象。
  3. 文學背景
    “飒踏”多見于古典詩文,尤其在唐代詩歌中用于表現動态美感,如戰馬、飛鳥等充滿力量的盤旋動作。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

  4. 相關擴展

    • 近義詞:盤旋、回旋。
    • 反義詞:靜止、停滞。

總結來看,“飒踏”是一個兼具視覺與韻律感的古雅詞彙,適用于特定文學場景的細膩刻畫。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王維《燕支行》等唐代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八姓背影兒鼻息肉必至不怯氣成衣赤白痢刺谒酢漿草耷拉但書澹豔打噴嚏颠乾倒坤底色發舉非親非故府舍公祖國賓國惡函匦闳雅畫地成圖胡考霍地櫼栌瀸濇家徒酒中蛇汲揚赍咨钜構饋路牢堅斂去馬搭子馬矢蒙沖扪月麪包果凝聚迫趣乾脆利索潛鱗戢羽情詩奇水肉趼三權分立稅卡竦踴踏心填路天文生同德協力悟物仙人擔小德心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