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蹋翅的意思、蹋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蹋翅的解释

耷拉着翅膀。颓丧无所作为貌。 明 徐渭 《奉徐公书》:“某衰老荒塞,无 王粲 、 杜甫 之才;时既太平,又非避乱投安之比。徒靦颜毛颖,博十年粟藿,为羽衣入山一往不返之计。故低头沙漠,顾復蹋翅而归,行道不省,饥鹰便谓得兔,悉虚声耳,猎者自知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蹋翅”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基本词义

指耷拉着翅膀,字面描述鸟类或昆虫翅膀下垂的状态。

2.引申含义

常用于比喻人颓废、无所作为的状态,类似“垂头丧气”。例如明代徐渭在《奉徐公书》中以“顾復蹋翅而归”自谦年老才疏、难有作为,暗含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3.语境与出处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现代使用较少。目前可考的最早出处为明代徐渭书信,结合上下文可看出其自嘲或谦逊的修辞色彩。

4.用法提示

如需更详细文献考证,可参考汉典或徐渭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蹋翅》是什么意思

《蹋翅》是一个成语,意为踩踏鸟翅膀,指残害无辜。用来形容人恶意伤害弱者或无辜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蹋翅》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足”和“羽”,其中“足”是第五部首,“羽”是第一百十二部首。整个成语一共有12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蹋翅》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原文为“習千古之義,蹋勇士之翅矣”。后来引用加以修改,成为现在所用的成语。在繁体字中,《蹋翅》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成语《蹋翅》的写法略有变化。在《康熙字典》中,成语写作“蹋跖”,意为同样的残害弱者的行为。

例句

他不是个善良的人,经常蹋翅欺凌那些较弱小的同学。

组词

蹋翅而飞、蹋翅欺凌、欺负蹋翅的人

近义词

残害无辜、咎由自取、恶意伤害、欺凌

反义词

怜悯、宽容、原谅、仁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