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edal of a piano,etc.]∶某些樂器中用來改變聲音條件的一種裝置
強音踏闆
弱音踏闆
(2) [foot stool]∶階梯(如樓梯)上供腳踏其上的水平部分
樓梯踏闆
(3) [footrest;treadle;footboard]∶馬車等上供人站或放腳的一塊闆或狹平台
(1).跳闆。 元 王伯成 《哨遍·項羽自刎》套曲:“付能歸船路開,卻懶将踏闆登,喪八千子弟無蹤影。”
(2).地闆。《西遊補》第四回:“原來是個琉璃樓閣,上面一大片琉璃作蓋,下面一大片琉璃踏闆。”今指平鋪于船艙上的木闆。
(3).安置在車沿、床前等處便于上下的設備。《西湖佳話·南屏醉迹》:“ 濟颠 看見,因走到牀前,忙在踏闆上取起一隻繡鞋兒來。”《九尾龜》第一百回:“ 麗娟 嗤的一笑道:‘不要在這裡吹罷,現在説得煞是好聽,等歇跪起踏闆來,是受不了的。’” 茅盾 《子夜》十四:“ 老關 跳在車沿踏闆上,滿臉殺氣,拔出手6*槍來了。”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八段:“押送俘虜的戰士好歹拉開架,坐到輛壞吉普車的踏闆上。”
(4).喻借以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 謝覺哉 《不惑集·交朋友的道理》:“這些人為着進行陰謀或為着打掩護,有意地和我們特别是青年們交朋友,他們認為在青年中在先進分子中交了朋友,是打進了楔子,搭穩了踏闆,好進行不可告人的勾當。”
(5).某些器物上用足操縱的特殊裝置。
(6).運動場上供跳遠起跳的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踏闆漢語 快速查詢。
“踏闆”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踏闆(拼音:tà bǎn)指用腳踩踏的闆狀裝置或結構,主要功能包括支撐、控制或輔助操作。
交通工具
樂器與機械
建築與運動
比喻意義
引申為“事物發展的基礎或關鍵階段”,例如“創業的踏闆”。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技術細節,可參考汽車之家、搜狗百科等來源。
踏闆是一個名詞,常用于指鞋或腳踩的支撐物,可以用來輔助步行或踩動機器等。踏闆的作用是提供腳踩的平台,使人可以更加穩定地行走或操作。
踏字的部首是足(zú),表示與腳有關。根據康熙字典,踏的總筆畫數為15畫。
踏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語。它最早的意義是指腳踏在物體上,後引申為踩踏、附着的意思。現代漢語中,踏逐漸演變為與行走、操作有關的動作。
在繁體字中,踏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踏」。
根據《康熙字典》,古時候踏字有兩種寫法:「蹋」和「澾」。這兩種寫法都表示與腳有關的意思。
1. 他穩定地踩在踏闆上,開始踏着節奏騎車。
2. 她用腳踩踏闆,将鋼琴的聲音演奏得如此動人。
踏步、踏實、踏腳、踏入、踏上
踩踏、行走、步行、腳踩
擡腳、離開、腳離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