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存養的意思、存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存養的解釋

(1).存心養性。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真聖學之綱領,存養之要法。” 宋 陸遊 《存養堂為汪叔潛作》詩:“三旌五鼎俱妄想,緻一工夫在存養。”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三三章五》:“如其未嘗一日用力於存養,則凡今之人,醉夢於利欲之中,直無所欺而反得慊,無所惡而反遂其志矣。”

(2).撫恤;撫養。《六韬·盈虛》:“存養天下鰥寡孤獨,賑贍禍亡之家。”《新唐書·馬周傳》:“四五年來,百姓頗嗟怨,以為陛下不存養之。”《明史·太祖紀二》:“詔軍士陣殁,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為存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存養"是漢語中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内涵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一、字源本義 "存"本指存在、保存,《說文解字》釋為"恤問也";"養"指培育、修養,《玉篇》解作"育也,畜也,守也"。二字組合最初表示保存與培育的雙重動作。

二、哲學升華 宋明理學賦予該詞新内涵,《二程粹言》提出"存養者,涵泳義理之淵,省察者,求放心之要",指通過内心修持存續善性、培育德行的功夫。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強調"存養是靜中工夫,省察是動中工夫",将之納入理學修養體系。

三、現代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保存培養,特指道德修養方面的保持與培育"。該詞在當代語境中既可指具體事物的保存養育,如古籍存養;也可用于抽象概念,如傳統文化存養。

四、應用範疇

  1. 文物保護領域:指對文化遺産的系統性保護與傳承
  2. 道德修養層面:強調心性涵養的持續性過程
  3. 生态學術語:用于生物多樣性的保存培育實踐

資料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
  2.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數字版

網絡擴展解釋

“存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其釋義及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和儒家思想進行解析:

一、儒家修身概念:存心養性

  1. 核心含義
    指保存本心、培養善性,是儒家重要的修身方法。出自《孟子·盡心上》:“存其心,養其性”,強調通過内省保持人的善良本性并加以擴充。
    宋代理學家進一步闡釋:朱熹認為“存養”是“聖學之綱領”,需以“敬”為準則();周敦頤提出“無欲則靜虛動直”,主張通過克制私欲達到心靈通達的境界()。

  2. 實踐方法

    • 日常修養:如程頤提到的“慎言語以養德,節飲食以養體”,将存養融入生活細節()。
    • 内在專注:程颢主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強調言行一緻的心性修煉()。

二、社會關懷:撫恤與撫養

  1. 官方撫恤
    指政府對弱勢群體的救濟,如《明史》記載明太祖曾下诏“官為存養”陣亡士兵的家屬()。
    曆史案例包括《六韬·盈虛》中提到的“存養天下鳏寡孤獨”,以及唐代《新唐書》批評帝王未能妥善存養百姓()。

  2. 民間撫養
    泛指對孤寡、貧困者的照料,如陸遊詩句“緻一工夫在存養”隱含對社會責任的重視()。

三、總結

“存養”兼具個人修養與社會關懷的雙重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孟子》《二程集》《明史》等典籍,或查看相關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間備兵鞴炭長虹貫日長矛長術刺舩刺溜蹙刺粗縷麤衣粝食擔風袖月調署東笏社二台放映機風人體分韻公旗故椟歸徕菰粱紅繖黃設設繭犢尖生生窖貨較捷開風扣齒诳豫慢官面子情兒篾絲末尾暮鼓晨鐘木印記囊囊突突偏房骈體锵钺企及青缗散利沈猶舍人恃怙使強識時務者爲俊傑實田戍督桃李争妍題引土匟讬逃罔主溫故兀斜鄉族新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