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湟的意思、河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湟的解釋

亦作“ 河隍 ”。 黃河 與 湟水 的并稱。亦指 河 湟 兩水之間的地區。《後漢書·西羌傳·羌無弋爰劍》:“乃度 河 湟 ,築 令居塞 。” 唐 司空圖 《河湟有感》詩:“一自 蕭關 起戰塵, 河 隍 隔斷異鄉春。”《新唐書·吐蕃傳下》:“ 湟水 出 蒙谷 ,抵 龍泉 與 河 合……故世舉謂西戎地曰 河湟 。” 宋 蘇轼 《上神宗皇帝書》:“ 宣宗 收 燕 趙 ,復 河隍 ,力強於 憲武 矣。”隍,一本作“ 湟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河湟”一詞的詳細解釋可從地理、曆史、文化三個維度展開:

一、地理概念

  1. 基本定義
    指黃河與湟水的合稱,也特指兩水交彙的流域地區。湟水是黃河上遊重要支流,發源于青海,流經西甯後彙入黃河。
  2. 地域範圍
    主要涵蓋今青海海北、西甯、海東,甘肅臨夏及黃南部分地區,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

二、曆史與軍事意義

  1. 邊疆戰略要地
    唐代為唐蕃邊境,長期是中原王朝與吐蕃争奪的焦點,如杜牧詩《河湟》即反映此地戰事。
  2. 文獻記載
    《後漢書》提及羌人“度河湟”遷徙,《新唐書》稱“世舉謂西戎地曰河湟”,凸顯其民族交融與軍事地位。

三、文化内涵

  1. 多民族文化圈
    作為黃河文化分支,河湟文化融合漢、藏、回、土等民族特色,體現在民居(如莊廓)、習俗及經濟活動中。
  2. 文學意象
    古詩中常以“河湟”象征邊疆或故土分離,如司空圖“河隍隔斷異鄉春”表達戰亂阻隔的悲怆。

總結
“河湟”不僅是地理名詞,更承載了邊疆治理、民族融合、文化共生的曆史記憶,現多用于學術及文學領域描述甘青交界區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河湟》的意思

《河湟》是一個具有地理特色的詞彙,它指的是位于中國西北地區的一片地區,包括甘肅省和青海省境内的河流和湖泊。

拆分部首和筆畫

《河湟》的部首拆分分别為“水”和“又”,其中“水”是代表水的意思,而“又”是一個手的形狀,表示可以又撈起來的意思。此外,《河湟》一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河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它是由漢字組成的詞彙。而在繁體字中,“河湟”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河湟》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比存在一些變化。古代的寫法可能更加簡化,但整體呈現的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河湟之地風光秀麗,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光。

2. 我曾在河湟地區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組詞

1. 河流:河湟地區有豐富的河流資源,是水系發達區域。

2. 湖泊:河湟地區還有衆多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青海湖。

近義詞

1. 河流:指的是水流較為寬闊的流動的水道。

2. 水域:泛指水的範圍,包括河流、湖泊等水體。

反義詞

1. 山地:與河湟相對的地理概念,指地貌以山為主。

2. 陸地:與河湟相對的地理概念,指不含水的陸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