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颱風的意思、颱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颱風的解释

发生在 太平洋 西部海洋和 南海 海上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风力常达十级以上,同时有暴雨。今多称为热带风暴,夏秋两季常侵袭我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颱風”(简体为“台风”)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对热带气旋的特定称呼,其核心特点及形成机制如下:

一、定义与区域差异

台风指中心持续风速≥12级(32.7米/秒)的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包括南中国海)。同一现象在不同海域名称不同:

二、结构特征

  1. 气压与风眼:台风中心气压极低,形成无风少云的“风眼”;外围环绕眼壁,此处风力最强、暴雨最猛烈。
  2. 旋转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台风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则顺时针。

三、形成条件

  1. 高温洋面:海水温度需≥26-27℃,且暖水层深达60米以上,为气旋提供充足水汽和热能。
  2. 大气扰动:低层空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形成持续上升气流。
  3. 垂直风切变小:上下层风速差异小,利于能量聚集。
  4. 纬度限制:通常生成于赤道以北5°以上区域,因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过弱。

四、影响与危害

  1. 季节性集中:多发于7-9月,主要侵袭中国沿海(如广东、福建等)。
  2. 三重灾害:
    • 狂风: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米/秒,摧毁建筑和基础设施;
    • 暴雨:引发洪水、泥石流,如1975年河南“75·8”暴雨;
    • 风暴潮:海水倒灌导致沿海地区淹没。

五、命名与监测

国际统一命名规则由世界气象组织制定,名称循环使用。例如,“山竹”“利奇马”均为近年影响较大的台风名称。现代主要通过卫星遥感、气象雷达等手段实时监测路径变化。

(注:“颱”为繁体字写法,中国大陆现通用“台风”,台湾、香港等地仍保留繁体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颱風

颱風是指大气环流系统中心附近风速达到12级以上(即每秒平均风速超过32.6米)且存在暴雨、雷电、龙卷风等强降水和强风的气象现象。这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颱風是一个复杂的汉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风字旁(风字部首),右边是台字旁(台字部首)。风字部首指的是与风相关的意义,而台字部首指的是与台湾相关的意义。

拆分颱風的笔画,总共有10画。

来源

颱風一词的来源于古文献中对于台风的描述,由于台湾是颱風频繁的地区,因此以“颱風”来形容台风现象。

繁体

颱風是繁体字,使用于中文传统文化地区,如台湾、香港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颱風的写法稍有不同。颱字的旧字形是“颭”,而風字的旧字形是“颼”。因此,古时候写颱風就是“颭颼”。

例句

1. 强烈的颱風经过,导致城市交通瘫痪。

2. 我们应该及早做好防范工作,以应对即将来临的颱風。

组词

1. 颱風警報:指当局发布的有关即将到来或正在影响地区的台风信息。

2. 颱風中心:指台风形成的低气压中心区域。

3. 颱風路径:指台风在其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4. 颱風灾害:指台风带来的各种破坏和影响。

近义词

1. 台风:指同颱風一样的自然灾害现象。

2. 飓风:指在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上形成的类似于台风的气象现象。

反义词

平静:指没有风暴或气象灾害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辨对庇卫搏激才数草玄觇行缠仗楚飵打迭电磁刁酒干胏高姿态耿耿于怀公举勾栏观瞧还眺鹄年讲经说法洁郎藉以精研迥不犹人机梭积薪候燎肌液看脉牢承酹献沴魃没没秣养目断鳞鸿溺爱涅齿女户派征旁纽配社普遍性诮石蛩声乳孩儿入入商任畲客誓骨霜讯枢垣斯德哥尔摩送节宿鹭台坊态色文虎章温庭筠香閤限年仙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