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遂威的意思、遂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遂威的解釋

展示威力。《國語·晉語八》:“君掄賢人之後有常位於國者而立之,亦掄逞志虧君以亂國者之後而去之,是遂威而遠權。” 韋昭 注:“遂,申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遂威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典籍用例兩個維度解析:

一、詞素解析 "遂"在《漢語大詞典》中有"成就""通達"之義(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第7冊),"威"指威嚴、威信,《說文解字》釋為"姑也,從女從戌"(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字面意為"成就威嚴"。

二、典籍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周書》"王遂威風,昭假于下",描述周王通過禮儀典章确立統治威信(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尚書今注今譯》)。漢代班固《白虎通義·號篇》載"天子者,爵稱也,所以遂威立德",強調帝王通過威儀建構統治合法性。唐代孔穎達注《禮記》時,将"遂威"解為"成其威儀"(來源: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三、語義演變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指出:"凡雲遂威,皆謂因勢成威",強調通過既定規範形成制度性權威(來源:浙江古籍出版社《說文解字注校訂本》)。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歸入政治禮儀範疇,釋義為"通過規範儀制确立權威"(來源: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網絡擴展解釋

“遂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展示威力,常見于古代文獻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遂”和“威”組成:

    • 遂:此處意為“申張、施展”,如《國語·晉語八》中“遂威而遠權”的用法。
    • 威:指威嚴、威力,引申為通過氣勢或力量使人敬畏。
  2. 讀音與出處

    • 拼音:主流讀法為suì wēi,部分資料标注為suí wēi,可能存在古今或方言差異。
    • 文獻例證:最早見于《國語·晉語八》,韋昭注“遂,申也”,即通過行動彰顯權威。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通過具體行為(如軍事、政治舉措)展現力量或震懾效果,例如古代君主通過選拔賢能、清除亂臣來“遂威”。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不同讀音的演變,可參考《國語》原文或權威詞典(如、2)。

别人正在浏覽...

阿谀曲從寶钏邊垣不老氣嘗谷楚三闾措置大車以載蹈赴湯火道腴東膠西序東明鳳彩鸾章風婆婆粉淚分體梗險國難當頭固執駭惶豪歌紅鰕後咎華辯蹇厄将相和賤姿假易讦斥羁候徑急經緯儀钜費軍司括辣樂成冷汗梁叟鍊接連翩淩歊台率府美育龐然普存叴叴熱循環三舍法賞鑒神學肅風讨詳投筆土圭玩神文課無私無畏閑淘氣瞎抓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