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圭的意思、土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圭的解釋

古代用以測日影、正四時和測度土地的器具。《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賈公彥 疏:“土圭尺有五寸, 周公 攝政四年,欲求土中而營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之法測度也。度土之深,深謂日景長短之深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土圭測景,不縮不盈。” 李善 注引 鄭玄 曰:“土,度也;縮,短也;盈,長也。謂圭長一尺五寸,夏至之日,豎八尺表,日中而度之,圭影正等,天當中也。”《南史·宋紀上》:“ 長安 豐稔,帑藏盈積,帝先收其彜器、渾儀、土圭、記裡鼓、指南車及 秦始皇 玉璽送之都。” 明 張煌言 《至夜傳王師出東粵志喜》詩:“土圭才見影初長,忽報天聲出 五羊 。” 竺可桢 《中國古代在天文學上的偉大貢獻》:“公曆 * 前七世紀,已采用土圭來觀測日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圭是中國古代一種兼具天文測量與禮器功能的器具,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五方面闡釋:

一、基本定義 土圭是以土制成的測日影儀器,最早見于《周禮·地官·大司徒》記載:"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其形制為"圭長五寸,以測日景"(據《漢語大詞典》"土圭"詞條)。該器具通過測量日影長度确定節氣變化,兼具實用測量與禮制象征雙重屬性。

二、功能原理 根據漢代鄭玄《周禮注》的注解,土圭運用"立表測影"原理,通過垂直圭表投射的日影長度推算太陽高度角。具體測算公式可表示為: $$ L = H cdot tantheta $$ 其中L為影長,H為圭表高度,θ為太陽高度角。這種測算方法為古代制定曆法、劃分節氣提供了重要依據。

三、禮制應用 在周代禮制體系中,土圭被賦予政治象征意義。《周禮·春官》載"土圭以緻四時日月",清代孫诒讓在《周禮正義》中闡釋其"既測天文,亦正地法",成為君王"敬授民時"的統治象征。出土的戰國時期青銅圭表實物(如河南洛陽金村古墓出土物)印證了其儀禮功能。

四、曆史演變 先秦文獻《考工記·玉人》詳細記載了土圭規格:"土圭尺有五寸,以緻日,以土地。"至東漢張衡《東京賦》所述"土圭測景",說明其使用延續千年。唐代賈公彥《周禮疏》考證其材質演變,指出後期逐漸出現玉質、青銅制改良版本。

五、文化影響 土圭作為最早的天文測量工具之一,其"立竿見影"原理衍生出成語典故。《藝文類聚·卷四》引《易緯通卦驗》記載:"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之表,日中視其晷影",這種觀測方法奠定了中國傳統曆法體系的基礎,對農業社會生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土圭”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測量工具,其含義和用途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土圭(tǔ guī)是一種直立地面的簡單杆狀儀器,主要用于觀測日影,通過記錄杆影長度和移動規律來确定節氣(如冬至、夏至)。其名稱最早見于《周禮·地官·大司徒》,記載了周公曾用土圭“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二、主要功能

  1. 天文曆法:通過測量正午日影長短變化,确定四季更替和節氣時間。例如,影長最長時為冬至,最短時為夏至。
  2. 地理測量:結合日影數據測算土地方位、距離,輔助古代城市選址。如周公曾用土圭選定洛邑(今洛陽)作為都城基址。

三、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土圭”被引申為邊界或準則的象征,比喻能力、職責或品德的界限。但此用法多見于成語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核心含義仍以天文測量工具為主。

四、曆史意義

作為最古老的計時儀器之一,土圭體現了中國古代對天文規律的探索,并為後世圭表、日晷等精密儀器的發明奠定基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如《周禮》原文)或測量原理,可查閱、3、4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遨逰傍親剝剝崩傾編譯箯輿剗類撐舌佁儗脣尖舌利骢馬使從同繁縷飛符感竦怪恚官施钴鉧潭橫搶硬奪黃阪活財神監撰解雇機捩進緻巨編句星課講浪船零零林蔭道厘品流腔流調利足麥黃水買笑蒙厚魔心模闆聶切幈風前哨戰秋晩鵲橋仙瑞鶴如晤三恪散言碎語臊根十停術家輸轉簨虡投稿忘憂草猥複無所不及舞雩寫韻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