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dle;arrange] 安排;料理
措置得當
(1).安放;擱置。《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臣惶怖戰慄,誠不自安,每會見,踧踖無所措置。”《禮記·中庸》“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 唐 孔穎達 疏:“言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必待能之乃已也。” 沉從文 《三三》:“那病人卻同女人在一塊兒來了,來時送了一些用瓶子裝的糖,還送了些别的東西,使得主人不知如何措置手腳。”
(2).處置;安排。《後漢書·何進傳》:“諸常侍小黃門皆詣 進 謝罪,惟所措置。”《新唐書·蕭俛傳贊》:“又 朱克融 等客 長安 ,餓且死,不得一官,而 俛 未有以措置。” 宋 曾鞏 《申明保甲巡警盜賊》:“如有賊發,則措置無所不盡。”《水浒傳》第一一八回:“不妨!既有路徑,不怕他築斷了,我自有措置。” 茅盾 《子夜》五:“他微笑地站着,鎮靜地等候 吳荪甫 的最後措置。”
(3).籌措;籌集。《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不教兒子去 張員外 宅裡去,閒了經紀;如今在家中,日逐盤費如何措置?”《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親眷們阻當他多不肯聽,措置了些盤纏,别了家眷,冒冒失失,竟自赴任。”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主人現在凡百需費,囊無一文,正愁無處措置。”
“措置”是現代漢語中表示處理、安排的動詞,其核心含義指針對具體事務或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的定義,該詞強調在特定場景下有章法地施行管理或調整動作。例如“措置得當”常用來形容對突發事件或複雜局面進行合理有序的部署,《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特别指出該詞帶有系統性規劃的特征,多用于正式語境中表達對資源的調配或事務的處置。
從語義結構分析,“措”字本義為放置、安放,引申為籌劃準備;“置”指設立、布置,二字組合後形成遞進式動詞語義,完整呈現了從謀劃到執行的行為鍊條。與近義詞“處理”相比,“措置”更側重通過制度性安排解決問題,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所示例的“措置突發事件預案”,凸顯其預先籌劃的理性特征。
“措置”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uò zhì,主要含義包括以下方面:
安置;處理
指對事物進行安排或處置,如“措置得當”“措置失當”。在古籍中常見,如《後漢書》記載:“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惟所措置”(即任其處置)。
籌措;籌集
多用于經濟或資源調配場景,例如《京本通俗小說》中提到的“盤費如何措置”。
安放、擱置
如沈從文《三三》中描述:“主人不知如何措置手腳”,體現物品或情感的安放。
決策與安排
強調對複雜事務的處理能力,如《子夜》中“鎮靜地等候吳荪甫的最後措置”,指周密安排。
曆史文獻中的引申
宋代曾鞏提到“措置無所不盡”,突顯全面籌劃的含義。
如需更詳細古籍用例或近義詞辨析,可參考《後漢書》《新唐書》等文獻。
承志村家當不得地大物博叮咣敦叙鳳晨奉為圭臬佛宮浮用感戴公然關候辜恩負義滾輪輥子寒素合玉槐第悔改昏婣袷袍接生婆金卮劇浪懼懾跼影開倒車掠美斂戈連陣漏眼不藏絲呂钜謾生門欄能能趴窩缥李搶案诮恨耆宿大賢乳腺上葉十二經脈十倫稅甲水醮説開宿習踏牀土官晚晖蝸量無難五雀六燕五虛象智憸言獻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