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史文的意思、史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史文的解釋

曆史文獻。《史記·三代世表》:“ 孔子 因史文次《春秋》,紀6*元年,正時日月,蓋其詳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史文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史文"一詞在漢語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曆史淵源,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曆史文獻記載

    指古代史書、典籍中對曆史事件的文字記錄。《漢語大詞典》釋為:"史冊的文字記載",強調其作為曆史傳承的載體性質。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所言"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迹所興",即體現史文對曆史信息的系統性保存功能。

  2. 史官撰寫的文書

    古代史官(如太史、起居注官)記錄的帝王言行與國家大事。《周禮·春官》載"史掌官書以贊治",此類官方文書具有檔案性質,是後世編纂正史的基礎材料。

二、引申義項

  1. 曆史文獻的統稱

    引申為所有承載曆史信息的文本,包括正史、野史、碑銘等。章學誠《文史通義》提出"六經皆史"說,将經典文獻納入廣義史文範疇。

  2. 曆史事件的文本化呈現

    強調曆史通過文字實現從事件到叙事的轉化。劉知幾《史通》論述"直書"與"曲筆",揭示史文編纂的主觀性與客觀性辯證關系。

三、文化内涵

史文承載着"以史為鑒"的傳統思想,《漢書·藝文志》稱"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體現其資政育人功能。曆代對史文的修訂與闡釋(如裴松之注《三國志》),更形成獨特的闡釋學傳統。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 2021.
  2. 孫诒讓. 《周禮正義》. 中華書局, 2013.
  3. 章學誠. 《文史通義校注》. 葉瑛校注. 中華書局, 2014.
  4. 劉知幾. 《史通通釋》. 浦起龍通釋.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5. 班固. 《漢書》. 顔師古注. 中華書局, 1962.

網絡擴展解釋

“史文”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曆史文獻

    • 核心定義:指記載曆史事件的文字資料或典籍,常見于古典文獻語境。如《史記·三代世表》提到“孔子因史文次《春秋》”,此處“史文”即指可供考據的曆史文本。
    • 擴展說明:該含義強調對曆史事件的記錄與研究,常用于學術領域,如“考據史文”“整理史文”等表述。
  2. 複姓

    • 姓氏來源:屬于中國罕見複姓,代表人物包括古典文學形象“史文恭”(如《水浒傳》中的虛構人物)以及現代姓名“史文千惠”等。
    • 字形拆分:“史”指曆史、史官,“文”可指文字、文化或修飾性含義,組合後兼具曆史厚重感與文化意蘊。

補充說明:在實際使用中,“史文”作為複姓的現代案例較少,更多見于文學作品或特定家族傳承;而作為“曆史文獻”的用法則偏書面化,日常口語中使用頻率較低。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出處,可參考《史記》等典籍或姓氏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按理撤爛污吃驚受怕儲貳刺史詞誼大鵬的耗隊列奮鬥鵩舍改途剛躁狗吠不驚歸道山貴相鬼傭國氛含英怙才驕物穢垢護邏禍事賤斂貴出噍駡交歧絞刑交雜節變歲移金吹盡止糾彈曠大老白賞靓袨林浪力透紙背流歠蹓搭柳橋龍牓買轉廟祀暮末赧色匹侪青牛句戎卒瑞禽沈謹神經系統神童疏房陶廣頹遷五氣朝元铦鈎顯故消乏孝子順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