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錢主簿的意思、十錢主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錢主簿的解釋

後魏 宗室 拓跋慶智 的綽號。《北史·魏陽平王熙傳》:“子 慶智 性貪鄙。為太尉主簿,事無大小,得物然後判,或十數錢,或二十錢,得便取之,府中號為‘十錢主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十錢主簿"是源自南北朝時期的曆史典故,特指北魏宗室元慶智。《北史·魏諸宗室傳》記載其"性貪鄙,為十錢主簿",指他在擔任主簿官職時,連十文錢的小利都要計較,後演變為成語,專用于形容極端吝啬或锱铢必較之人。

該典故現存最早文獻可溯至唐代李延壽編纂的《北史》卷十六(中華書局點校本),現代權威工具書《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冊第525頁亦收錄此詞條,釋義為"譏稱貪小利的人"。詞源學角度分析,"十錢"指極小的金額單位,"主簿"為古代掌管文書的佐吏官職,組合後形成極具諷刺意味的複合稱謂。

古籍電子化工程"國學大師"網站可查閱《北史》原始記載(www.guoxuedashi.com/a/1049j/),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亦收錄相關史料。現代語言應用案例如錢鐘書《圍城》中"活脫是個十錢主簿"的文學化引用,印證該詞彙在漢語體系中的傳承活力。

網絡擴展解釋

“十錢主簿”是一個漢語曆史典故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曆史背景與出處

該詞源自《北史·魏陽平王熙傳》,記載了北魏宗室拓跋慶智的事迹:
他擔任太尉主簿時,無論事務大小,均要求賄賂才處理,且每次僅索取“十數錢或二十錢”,因此被譏諷為“十錢主簿”。


文化意義


參考資料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北史》原文或相關史學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北歌超然絕俗車司馬螭坳赤弁丈人刍粟蹈矩刀子嘴豆腐心雕俗頂馬二聲耳言繁奢飛車走壁剛木格别鼓忭歸降桂影函谷關函軸和浼衡杓厚墩墩黃敕鹄鹭姐夫赆遺九京隽秀隽造婪肆擂主隴道隴首緑樽邁氣面料名聞遐迩麰麥徬徨蓬頭跣足潑賴器界罄吐琦玮若釋重負三楚三品鳥衰替雙井派殊恩素木床統購脫除晚期晚殺魏紅問好小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