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分的意思、素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分的解釋

(1).平日情分。《南史·韋叡傳》:“初 正 與 東海 王僧孺 善……及 僧孺 擯廢, 正 復篤素分,有踰曩日,論者稱焉。” 唐 溫畬 《續定命錄·張正矩》:“故吏部 崔羣 與 禹錫 深于素分。”

(2).本分。 前蜀 杜光庭 《奉化宗祐侍中黃箓齋詞》:“尚恐動靜行藏,有乖於素分;屬心舉念,有忤於神明。” 清 趙翼 《古詩》之六:“君子守其常,終當安素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素分的漢語詞典釋義

核心含義

“素分”指一個人生來就有的本分、天職或固有的身份定位,強調個體在自然狀态或社會關系中應遵循的職責與界限。該詞由“素”(本然、固有)與“分”(本分、職分)複合而成,屬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


一、現代漢語解析

  1. 本分與天職

    指人與生俱來的社會角色或責任,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素分,指人本來的職分。”

    例:為人父母者,撫育子女是其素分。

  2. 身份定位的約束性

    強調個體需安守自身地位,不逾越界限。參考《辭海》(第7版):“素分,安于本分。”

    例:君子素分而行,不慕非位。


二、古漢語溯源

  1. 詞源演變

    • “素”:本義為“未染色的絲綢”,引申為“本質、天然”(《說文解字》)。
    • “分”:古同“份”,指職責、界限(《玉篇》)。

      二者結合後,最早見于魏晉文獻,如《三國志》注引“各守素分,無相僭越”。

  2. 哲學意涵

    儒家強調“素分”與倫理秩序的結合。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釋:“素分者,天理之所當為。”


三、使用場景與延伸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夏征農, 陳至立 主編. 《辭海》(第7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3.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4. 王力. 《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網絡擴展解釋

“素分”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解釋

  1. 平日情分
    指長期積累的日常情誼或交情。例如《南史·韋叡傳》中記載的“笃素分”,即強調友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唐代文獻《續定命錄·張正矩》中“深于素分”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2. 本分
    表示人應遵循的職責或本然狀态。如五代杜光庭在《黃箓齋詞》中提到“有乖于素分”,清代趙翼的《古詩》中也有“君子守其常,終當安素分”的表述。

二、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查閱古籍用例,以全面理解其語義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奧屋八寸三分帽子話裁書觸撥楚騷促音凋傷讀書君子法界觀番家紛紛籍籍隔牆有耳棺題孤身還寃浩歌合着虹旗黃楝樹講舍家孫寖衰激子闿拓空意狂瘈嫏環臉蛋榴子枚藻扪月迷蝶昵賓撲秃撲責青蠅點玉窮鳥入懷人模狗樣兒宂厭軟古囊囊睿祖三牲三條九陌賞立誅必繩榘聖顔神色倉皇水孔暑月孫供奉譚天說地沓匝鐵闆銅絃童隷脫口聞聞卧房鮮薄詳麗小海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