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頂觸,碰撞。 唐 韓偓 《閑居》詩:“麋鹿跳梁憂觸撥,鷹鸇搏擊恐粗疏。” 宋 張耒 《南征賦》:“豈舟人之肅洽兮,艇觸撥而欲倒。”
(2).觸動撩撥。 宋 範成大 《秋前風雨頓涼》詩:“酒杯觸撥詩情動,書卷招邀病眼開。” 金 元好問 《别緯文兄》詩:“行期幾日休相問,觸撥覊愁恐不禁。” 清 佟法海 《浔陽樓》詩:“琵琶一曲斷腸聲,觸撥當筵謫宦情。” 清 徐志岩 《聞鹧鸪》詩:“忽聽格磔鈎輈語,觸撥歸心淚滿衣。”
“觸撥”是一個漢語動詞短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如需查看更多詩詞例句或詳細來源,可參考古典文獻或上述标注的網頁内容。
觸撥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輕輕地碰觸或接觸。它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白,總共有10個筆畫。
觸撥是一個古代漢字,上承古文字,下啟今文。在《說文解字》中,将觸解釋為“觸也,撥也。”意味着用手輕輕碰觸,撥動物體。現代漢語中,觸撥被引申為輕輕地接觸或碰觸某人或某物,有時也用來形容言語或風格的輕柔或溫和。
觸撥是觸撥的繁體字。
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和變革,觸撥在古時候的寫法略有不同。觸的古字形為“角”,表示手的形狀;撥的古字形為“責”,表示動作的意思。隨着時代的變遷,漢字逐漸演變為現在的“觸撥”形式。
1. 他輕輕地觸撥了她的手臂,示意她注意。 2. 她的筆觸撥動了心弦,使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觸摸、觸動、觸及、撥動、撥亂等。
接觸、碰觸、摸索、觸碰。
遠離、避免、回避、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