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口。《西遊記》第四五回:“那 風婆婆 、 巽二郎 沒口的答應道:‘就放風!’”《醒世姻緣傳》第六十回:“那小 玉蘭 沒口的隻替 相老娘 念佛。” 茅盾 《林家鋪子》六:“ 吳先生 臉上的肉一跳,慌忙把橫單推回到 壽生 手裡,一面沒口應承道:‘好,好,現賬就是現賬。’”
“沒口”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1. 滿口/不停地說
指說話時滿口答應或連續不斷地表述,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帶有強調語氣。
2. 形容言辭不得體(較少見)
據部分詞典解釋,“沒口”也可指說話無分寸、言辭惡劣,但此用法權威來源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3. 釣魚術語
在垂釣領域,“沒口”指魚類完全不開口進食,需通過調整餌料或環境促使魚群活躍()。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用例。
沒口是一個常用的俚語,主要在中國南方方言中使用。它的意思是傻氣、愚蠢、簡單或者不可靠。
拆分部首:言、又
拆分筆畫:10畫
沒口這個詞最早源于中國南方方言。在方言中,沒口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種行為,通常表示對其愚蠢或者不可靠的看法。
繁體字:沒口
古時候,沒口在漢字中的寫法為「沒口」。
1. 這個人真沒口,總是說些傻話。
2. 别跟他合作,他太沒口了。
1. 沒心沒肺
2. 沒頭沒腦
3. 沒用
1. 傻
2. 愚蠢
3. 簡單
1. 聰明
2. 可靠
3. 精明
【别人正在浏覽】